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 武汉要闻

法治建设护航社会发展 武汉全力建设国内一流法治城市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1日04:31 来源: 长江日报

撒贝宁担任武汉市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

硚口区开展“体验式”普法,组织学生到酒驾教育警示基地,现场吃蛋黄派后测量酒精含量

硚口区在法治文化广场举办防范非法集资大型普法宣传活动

2018年,武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部署,紧盯建设国内一流法治城市目标,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项工作,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三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市政法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委政法委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平安武汉、法治武汉、过硬队伍和智能化建设,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平安稳定,为武汉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提出法治惠民惠企理念

推出“双百计划”回应社会呼声

“既简单又方便,比窗口排队叫号快太多了!”去年11月7日上午,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刘先生走进东西湖区税务局智能办税大厅,熟门熟路地操作起自助设备办税,10分钟内就完成了全部流程。

这个智能办税大厅不仅集窗口办税服务、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导税咨询服务等多种办税服务形式于一体,而且设置了窗口办税区、自助办税区、税收资料取阅区、等候服务区等功能分区,提供排队叫号服务。

该智能办税大厅启用后,东西湖区申领发票替代率达到35%,代开发票网上申请、自助领票替代了实体窗口40%的业务量。

这不仅是我市法治惠民惠企“双百计划”的一个缩影,更是群众和企业对法治建设获得感提升的重要表现。

2017年,我市将法治惠民惠企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法治武汉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群众、企业最关心、最现实的法治需求为导向,在全市创新实施法治惠民惠企“双百计划”,推出了200个惠及群众和企业的法治项目,涉及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多个方面,受到了普遍欢迎。

去年,在此基础上,我市组织开展法治惠民惠企市民体验团系列活动,市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强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

荣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

2017年10月24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改革局主要负责人提前15分钟来到法院,坐上被告席。一名业主因商品房售价超出备案价,到法院起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改局,要求被告方履行法定职责。

为出好庭,这名负责人做足了准备。庭上,他用事实向法庭也向业主证明:这个项目在销售过程中进行了明码标价和价格公示,不存在“价格举报”应予立案的情形。法院最终判决原告败诉。

统计显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17年出庭应诉率71%,2018年1月至8月则达到100%。该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之变,代表着武汉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成效。

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分水岭出现在2015年。当年,市政府出台政府令让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

2016年,我市对各区和市直各单位法治城市建设考核办法,突出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带头模范遵纪守法,首次把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过半作为硬性目标。

持续强力推进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从“要我出庭”到“我要出庭”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4.8%,我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

关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武汉公益诉讼2年试点成果获国家肯定

长江水源区渣土码头变成了绿岸;市内大型湖泊上昔日的围网不见了踪迹;商业街头令人担心的污水管网得到更换。市检察院深入开展“共抓长江大保护、促进绿色新发展”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通过诉前检察建议和诉讼程序,督促相关部门对长江沿岸多个违法建筑进行整治、对三角湖等10余个湖泊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我市检察机关被列入试点单位。

公益诉讼试点两年,我市检察机关办理117件公益诉讼案件,检察机关督促行政机关共拆除违法围网11000多米,保护湖泊35000多亩,拆除违建码头,保护长江流域线2000多米;追缴国有资产近亿元,挽回林地、耕地近400亩。

武汉市检察机关帮助政府部门解决一批环境污染、非法占用土地、国有财产流失问题,破局部分历史遗留及责任单位不明的管理难题。提前40天、超额40%完成最高检和省高检确立的试点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试点地区提起公益诉讼全覆盖,是全省试点领域最全面、办案类型最丰富的单位,各项办案数据均居全省首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为,武汉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案件质量高,诉讼案卷扎实,试点工作效果显著。

重大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

最高法认可武汉中院“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我自愿认罪,服从法庭对我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判决!谢谢审判长、审判员及人民陪审员。”站在法庭被告人席上的田某激动地说。

去年3月26日上午,市中院依法公开审理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田某非法持有毒品1000克本应判处有期徒刑15年,法院根据其认罪态度,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万元。这是武汉中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首次审理重大刑事案件并当庭宣判。

2016年11月,武汉被确定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国试点城市。此后,武汉市法院迅速行动,在两级法院全面开展试点。

为依法规范推进试点,市中院先后出台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实施意见(试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规范性文件。

由于被告人田某自愿认罪,对检察机关的指控、量刑建议均无异议,庭审简化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法槌敲下时,庭审仅用时40分钟。

据了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在案件繁简分流、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司法资源、实现审判公正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法官能够集中精力审理复杂、疑难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全市法院共审结认罪认罚刑事案件17031件18379人,占同期审结全部刑事案件的68%,占审结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案件数的77%。

武汉法院试点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并得到最高法院认可,受邀参与新修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起草。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竹板这么一磕,有蛮多话要说。要想获得安全感,扫黑又除恶!”去年8月21日晚,在青山区八吉府街村湾向家尾村,由青山区司法局、普法办主办的“法润民心创平安”法治文艺专场演出,吸引了近1000名村民的热情参与,村民在朗朗上口的湖北慢板声中,学会辨认黑恶势力的11大特征,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湖北慢板《扫黑除恶责任重》是由青山区法治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的节目,通过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方言词句,揭示了11种黑恶势力的表现形式。多样的形式和接地气的内容,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2018年,我市持续开展“与宪法同行让法治生辉”“宪法宣传周”“弘扬宪法精神走进司法行政”等主题活动,全市集中开展中心组学习宪法2575场次,专题讲座3030场次,参与群众46万余人;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2428场次,参与学生137.4万余人。同时,统筹组织开展扫黑除恶、防范金融风险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我市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着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精准化、举措项目化、考核体系化、指导专业化。以“市两办”名义出台《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全市75家成员单位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工作。

创新法治建设思维

聘请社会名流担任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

“很荣幸能成为武汉市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我将全力以赴。”2018年10月29日下午5时半,在武汉会议中心,全国知名主持人撒贝宁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裕江手中接过聘书,意味着他正式担任武汉市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

撒贝宁长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作,曾担任《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号召力,而且热心公益事业、公众形象正面阳光,对武汉有深厚感情。经武汉市委市政府同意,邀请撒贝宁担任武汉市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

武汉市始终坚持按照最高标准、最高目标、最严要求,尽最大努力,把武汉的法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法治城市。聘请合适的公众人物担任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对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带动广大市民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提升城市法治影响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撒贝宁说,武汉这座城市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包容性、开放性。除了北上广深,未来中国的力量爆发和潜力所在,一定是像武汉这样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条件以及这样一种城市精神的地方。不管走到哪里,全国各地的观众一看到他,首先说的还是喜欢看他主持的《今日说法》,这种形象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他也将运用这个形象为家乡武汉的法治城市建设添彩。

每周四定期为居民排忧解难

武汉率先在全国试水“社区律师”制度

武汉率先在全国试水“社区律师”制度

“多亏了社区律师不辞辛劳上门服务,不然我也只能在病床上干着急。”谈起蔡保宁律师,家住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温馨苑的李师傅很感慨。

今年1月11日,李师傅中风住院。躺在医院,他却时刻挂念家里。原来,李师傅老伴已过世,家中两个儿子都是精神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李师傅住院了,两个儿子一时无人照料。

收到社区居委会通知,担任百步亭社区律师的湖北广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蔡保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探望李师傅,在病床前耐心解答其咨询的两个儿子抚养及家庭财产分配等问题。

政府买单,群众受益。2013年3月,武汉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通过在全市1088个社区派驻专业律师,每周四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尝试和探索深入基层一线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化解矛盾。

据统计,5年来,全市社区律师开展各类法律事务21万余件,服务人次超过24.7万。今年,我市深化“千名律师进社区”工作,实施“社区律师法润民心”“百名优秀党员律师百名名优律师进社区”等惠民活动,社区律师开展各类法律事务46288件,服务57.96万人次,参与调解纠纷8681件,代理案件2300余件。

2018年7月,我市作为唯一副省级城市代表在中组部、司法部召开的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交流经验。

法治建设亮点

1.与中国政法大学开展法治建设战略合作进行协商。

2.聘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担任法治城市形象代言人,拍摄法治主题公益广告。

3.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制定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更好发挥非诉讼途径的作用,满足群众对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需求。

4.“武汉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

5.作为唯一副省级城市代表在中组部、司法部召开的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交流经验。

6.连续4年发布年度法治建设白皮书,在全国大中城市率先成立法学研究行业党委。

7.举办武汉首届“十大基层法治人物”评选,用优秀法治人物引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

策划:中共武汉市委政法委员会

执行: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

撰文:严铮付猷耿珊珊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