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向大学生宣传防骗防盗信息 史伟 摄
东亭社区依托“武汉微邻里”大数据提升基层社会治理
“万名警察进社区”走入居民家中
55年前,浙江省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55年来,“枫桥经验”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面对市域治理新课题,武汉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新路径,实施武汉微邻里、大接访、网上群众工作部、“万名警察进社区”等具体行动,创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武汉实践。
1.6万名网格员网上化解矛盾
目前,我市1.6万余名网格员扎根基层,就像百姓生活的“大管家”,不辞辛苦地活跃在街头巷尾,及时掌握群众的基本信息,解决群众诉求,提供精细化服务。武汉市完善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网格化工作机制,力争实现“群众在上网,服务管理就到网上”。网格员“网进”百姓大小事,带领群众探索基层自治,创造出“武汉·微邻里”,把网格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底座”。
在武昌区东亭社区,有一群“遛弯”老人:他们7人为伍,身着统一的橙色制服,说是“遛弯”,人人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神情警惕,见事管事。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队伍,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七宝”巡逻队。
“七宝”巡逻队队长黄慧兰说,巡逻队的老人已有220多人,每天上午下午都由7位老人坚持巡逻。
2018年5月,该小区将社区网格员的服务延伸到网上,开通了“武汉·微邻里”网格化服务信息平台。这是一个整合38个部门核心资源的社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集处理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务、引领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自己所在网格群,与社区网格员实时进行交流,目前已有3860户居民加了关注,117人次通过这一平台向社区提出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
“微邻里”是武汉市探索新时代群众工作法的一个创新。它以全市1.6万余名网格员,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对居民诉求、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全覆盖;及时发现问题源头,精准消解矛盾。
像东亭这样的网格员队伍,在武汉的社区里还有很多,各具特色。他们每天走家串户摸情况、解难题,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两长四员”的组织体系,凝聚起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
“武汉·微邻里”以网格为基础,以群众熟知的手机微信App为依托,采用“群聊无限化、社群中心化、事件线条化、隐私保密化、数据云端化”的技术构架,打造与现有社会服务与管理网格化系统无缝融合,集汇聚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务、引导社区治理、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武汉·微邻里”实行一格一码、实名认证、手机号审验、无上限人数、无特殊捆绑的登录方式,设置“我要说事”“我要参与”“网络群聊”“服务导航”等模块,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社区网格群推送报事消息,反馈社情民意,关注社区治理;投票建言献策,参与公共建设。
武汉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创新建立的“武汉·微邻里”,既是学习“枫桥经验”的有益实践,也是武汉市运用大数据探索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24小时不下班的信访局
2017年5月11日,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探索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新路子,被人民日报誉为“24小时不下班的信访局”。工作部由“12345”市长热线、阳光信访平台、“城市留言板”等网上投诉平台整合而成,是一个具有微信、移动客户端、手机短信等多个渠道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平台,目的在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17年,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在整理分析市民网上投诉件时,发现了一个反常情况。一段时间里,我市关于房屋租赁方面的纠纷投诉大幅增加。
发现此情况后,工作部立即对武汉城市留言板、市长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房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等平台的类似投诉进行了全面梳理。经统计,2017年1月1日至10月20日,我市主要民情平台涉及房屋租赁纠纷投诉共3729件。
通过数据分析,其中一部分投诉涉及“黑中介”,投诉地区集中在武昌区、洪山区,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黑中介”克扣租户押金定金、侵占房东租金。
2017年11月7日,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以一周汇总的形式,将这一情况向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后,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相关部门彻查。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随后成立了专班展开调查,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涉黑涉恶案件,其中数百起投诉都指向安逸之家、鸿润德这两家房屋中介公司。
2017年底,市房管局也曾根据群众反馈,及警务平台接警信息等数据分析,对这些“黑中介”公司进行过重点整治。但是,这些“黑中介”公司绝大部分未在房管部门办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一旦被房管部门发现查处,他们就会立即更换公司法人、公司名称,在工商部门重新注册成立新公司,“换马甲”卷土重来。
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专案组通过对全市民情平台线索的整合、串并案发现,2014年起,任洪卓在武昌区开设了安逸之家、鸿润德两家二手房租赁公司,并逐渐形成以其为首,其妹任丽红、妹夫徐一伟为骨干,多名亲属和老乡为成员的组织,实施聚众斗殴、敲诈勒索、强迫交易、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
2018年2月起,在市委政法委指导下,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武昌公安分局于当年5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成功打掉了这个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武昌区法院5月立案受理该案,8月15日,武昌区法院一审判决,该团伙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7项罪名,团伙头目任洪卓获刑19年,形成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
这只是武汉网上群众工作部的一个缩影,工作部集中收集民情,办理网民诉求,让老百姓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表达诉求,“网来网去”解决民生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市领导带头沉下身子解决问题
“万名警察进社区”强力提升安全感
如何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和公正执法满意度?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
2017年3月,武汉市委市政府部署了“万名警察进社区”工作,全市共有12415名民警深入到全市1287个社区和1883个村湾开展工作。
2018年4月6日晚9时许,王先生像往常一样锻炼结束后步行回家,在沌口碧湖社区南门的中百超市附近,一辆停放在路边的黑色奥迪小轿车引起他的注意。王先生走近才发现,这辆车居然没熄火,车里也没人,王先生以为车主去旁边超市了,但过了半小时,超市都关门了也没有人来开车。
想到这里,王先生决定把这件事告诉所在社区的民警,于是,他通过“万名警察进社区”的微信群反映了这件事,令他没想到的是,不到几秒钟的工夫,微信群里立马有人响应“马上核查”,回复消息的人正是挂点碧湖社区的公安局长。
5分钟后,出警民警来到现场找王先生了解详细情况,正在这时,一名女士急匆匆跑过来。原来,当晚6时许,李女士带孩子出门,因着急回家一时忘记将车辆熄火,后来接到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这才记起自己的车一直停在路边还处于启动状态,李女士十分感谢大家的帮助。随后,民警再次提示李女士要提高安全意识,切勿马虎大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合兴里社区的东西湖区职校连续发生教室玻璃被枪弹射破的现象,虽无人员受伤,但引起全校师生恐慌。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及东西湖区分局“万名警察进社区”专班民警樊平、张晓龙立即进驻校园进行查访。
专班民警邀请专家对玻璃弹孔进行技术鉴定后,发现射破教室玻璃的弹孔不是来自火药枪支,而是类似于弓弩等冷兵器类物品。
民警据此分析,嫌疑人发射弹珠的位置应距离校园教室很近,发射弹珠的不法人员居住的房屋应该也在校园附近。专班民警于是一边调取校园监控视频资料,一边根据弹珠的来源方向进行多方查证,并走访社区居民,以获取射破教室玻璃的弹珠及弓弩线索。
专班民警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及取证后,将非法拥有强力弓弩,并发射弹珠将职校教室玻璃射破的不法人员王某查获。2017年,武汉没有发生暴恐案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安全案事件,刑事警情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再次下降21.6%;68起命案全部破获;群众公正执法满意度、安全感在湖北省全省测评中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18年,武汉警方打击违法犯罪实现历史性突破,命案、枪案、抢劫案等三类刑事案件全部当年侦破,这是武汉公安有相关统计以来首次实现“三案全破”。
据介绍,项项好成绩与汉警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夯实基层基础分不开,“万名警察进社区”活动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推进方式。
“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2018年2月4日,武汉市33位市级领导干部、456名区级领导干部,下沉到街乡镇200多个信访点,亮明身份、亮明地点,与信访群众面对面交流,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对群众反映最集中、最突出、最迫切的重大信访问题,或现场出招,或承诺时限,让人民群众满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线索,及时掌握,及早处理,消除隐患。
某村征地还建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当日,村民在与市领导沟通后,得到满意答复,被告知政府解决办法。另一个接访点,一位群众反映,在当地有一伙黑恶势力,市领导记下后,转交相关部门核实后查处。
从坐等群众上门,到沉下身子解决问题,武汉干部作风的转变让市民感觉春风拂面。
当天,大接访活动共接访群众5077人,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疑难信访问题,现场解决398个,现场签订《承诺书》《保证书》1061份,同时,收集并移交相关部门一批涉黑涉恶线索。从2018年3月起,我市每月进行一次下基层大接访行动,继续“放下架子、打掉官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排忧解难”。
“困难只是暂时的,你要树立生活信心,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祝你们一家春节快乐,过个好年。”今年1月底,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接访点,困难群众罗先生听到市领导这番鼓励的话,感到十分暖心。
在武汉市2019年第1次市区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行动中,市区领导和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现场督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与此同时,武汉市深入开展“全市政法干部进社区”行动,组织全市政法干部走进社区和乡村、贴近群众,收集涉黑涉恶线索,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行动要求政法干部当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督导员,重点关注辖区特殊人群,查找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动态管控措施,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通过建“圈”入“群”,了解社区群众所需所想所急所盼,及时听取意见建议。政法干部还将成为帮扶解困的服务员,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落实政法机关服务发展“八项举措”,积极推进法治惠民惠企工作进社区。
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武汉市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为动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呼声,主动应对网络时代的新挑战。在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方面,武汉还有哪些具体做法?
一、坚持民呼我应,搭建网上平台,引导群众由“上访”向“上网”转变。按照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方式,组建网上群众工作部,由政法委书记兼任部长、信访局长任常务副部长,挂靠市信访局;由市信访局、市委督查室、市政府应急办、长江日报等单位跨部门集中办公,内设综合协调、受理办理、督查考评、综合分析四个组。组织117个单位在线驻守,通过“微邻里”“微治理”网络终端,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跑路”。
二、坚持公开透明,优化办理流程,解决问题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建立自动交办、限时反馈、群众评价的闭环管理流程,根据区域、领域、主题、类别等区块“标签”,明确责任单位、首办责任人和办理时限,操作人员轻点按键即可派发至相关责任部门,实现交办一键直达。设定标准办理流程,明确办理规定动作,由具体责任部门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了解情况,限期反馈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将网民留言、部门受理、部门回复、网民点评等工作晒在网上,办理情况全程可追溯、可查看,推动了群众办事从“线下多头跑路”向“线上一站办结”的提档升级。
三、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共建共治,促进治理由“单向”向“互动”转变。主动汇集民意,定期举办主题活动,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上线互动,将网民意见集中的环境保护、社区养老、老旧社区加装电梯、共享单车管理等问题,列为专题交由相关部门限期办理,推动了成片类别问题的解决。主动开展民评,开通投诉建议手机评议端口,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查看办理进度,进行满意度评价;每周通过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台,对117家单位的群众满意率、工作满意率和群众不满意事项进行排名通报,有效提升了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主动吸纳民智,利用平台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500余份民情报告,服务领导决策,推动社会治理更加接地气、接网气、接民气。
四、坚持机制创新,强化保障支撑,确保工作由“应急”向“长效”转变。创新督办核查机制,实行办理时限红、黄、蓝三色预警,提醒责任单位及时回应、按时完成。制定《网上群众工作不满意事项核查督办工作办法》,先后对16.2万件不满意事项进行核查,对满意率连续两个月排名末位或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长期未解决的单位进行督办,下发督办单130余件。创新考核问效机制,将网上群众事项办理情况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绩效考核内容,会同市治庸问责办制定《移送重要问题线索的办法》,严格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策划:中共武汉市委政法委员会
执行: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
撰文:梁爽黄河黄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