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推荐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点燃”长江时代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8-07-31 11:35:11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7月30日,长江时代新动能--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峰论坛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现场,来自湖北省社科院、中国指数研究院、戴德梁行的多位专家学者交流研讨,畅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城融合带来的机遇,规划新时代产业新布局。

  专家纵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必定成经济重要增长极

  武汉步入长江时代,新兴航天产业迅速崛起,千亿级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进入大众视野。7月30日下午,来自湖北省社科院、中国指数研究院等机构的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共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畅谈长江新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及相关区域产城融合带来的机会,发掘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地处的新洲双柳区域新价值。

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现场演讲

  现场,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殷跃建进行了主题发言。叶学平表示,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实施符合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推动湖北长江中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促进航天产业全面创新和聚集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动能和新亮点具有重要作用。“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对推进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湖北省航天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叶学平认为,商业航天产业的落户将带动上游电子器件、航天材料等企业、下游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北斗导航、卫星领域的发展。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是城市的驱动力,城市是永恒的。航天产业可与城市相融合,让人们享受到长久的宜居生活。”在殷跃建看来,以往的“卫星城”开发模式,侧重于居住功能,往往演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睡城”,产城分离现象突出。殷跃建认为,产城融合是大势所趋,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就是武汉城市扩张的重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目前新港长江大桥项目已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列入国家过江通道规划,初步计划2019年底开工建设,大桥将新洲双柳与光谷东互联,未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和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汇融互通后,将会释放出无限潜能,“在长江新城时代,结合产城融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必定成为大临港经济重要一极!”

  区位优势渐显 产城联动激发城市活力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武汉视察,就“绿色、生态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做了深入系统的阐述,这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武汉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武汉的“新动能”应运而生。在长江新区总体规划中的“一核两翼”中,千亿级重点项目——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落户新洲,成为大武汉最亮眼的重点工程之一。

  根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最新的《武汉市规划一张图》,除了新港长江大桥,促进光谷、长江新区联动的还有规划中的光谷长江大桥。有业内人士分析,光谷长江大桥链接两区腹地,使得双柳与光谷区域黏性增强。

  千亿级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择址新洲双柳,为促进区域发展,完备的交通必不可少。现阶段,在双柳地区搭乘21号线、走汉施公路可直达汉口,走阳逻大桥可直达青山。未来,该片区还将建设启用江北快速路等。整个片区随着立体交通的对接,也会成长出新的经济生活圈。

  据悉,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位由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华夏幸福携手打造。基地打造以商业航天为核心,高端装备、新材料为支柱的三大高科技产业集群。目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以商业航天为龙头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园区循环路网基本成型,航天产业港将于下半年建成投用。与此同时,基地产业招商形势良好,2018年上半年总签约额逾60亿元,奥英光电、燕拓减振、优利麦克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通过华夏幸福“以商招商”的升级引资模式落户江城,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