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市民手册

[生态宜居]水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14-04-16 11:39:38来源:SRC-13

  坐拥两江,怀抱百湖,武汉就是如此与水有缘独一无二的城市。

  长江、汉水穿城而过并交汇于市中心,塑造了“两江三镇”的城市布局;166个湖泊、272座水库星罗棋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湖泊水域面积779平方公里,其中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人均淡水资源量也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为北京的71倍、上海的19倍、广州的5倍。这一切,可以说是水兴武汉,武汉早已意识到水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也一直在护水美水。

东湖

  首先,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

  2002年2月,《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对湖泊进行全面、综合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力保湖泊水面不受侵占,水体不受侵害,并明确了责任部门。

  2010年,再次出台《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针对整治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同时还为全市166个湖泊指定了“湖长”,建立了湖泊日常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名单每年向社会公布。

  2011年8月1日正式施行《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以中央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并贯彻落实到每一条款的地方性水资源保护法规。这种“最严格”不仅体现在对水资源管理的立法保障上,更体现在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域纳污总量三大红线控制上。《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拒不拆除者将被处以最高100万元罚款;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范围内,禁止新建对水体有污染的餐饮等经营场所,对于原有餐厅限期2年治理,仍有污染将被责令关闭或者搬迁。

  2012年5月,市政府又通过《中心城区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为39个湖泊划定“保护圈”,并通过媒体永久公示。“三线一路”分别为蓝线(水域控制线)、绿线(绿化控制线)、灰线(建筑控制线)、环湖道路。“三线”划定后,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并且限制环湖无序开发,保护湖泊资源、水环境景观的公共性和共享性。其中,“蓝线”规划湖泊水域保护面积为132平方公里;绿化范围“绿线”,规划湖泊绿化面积106平方公里;外围控制范围“灰线”,总面积182平方公里;以及环湖道路432公里。给湖泊划定‘三线一路’这在全国是首创。

汉水

  其次,规划、落实了系列工程。

  十一五期间,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汉阳“六湖连通”架构基本形成,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进展顺利,中心城区40个湖泊截污计划全面完成。每个远城区建成运行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比“十五”末提高了5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武汉将以汉口、武昌、汉阳湖渠为三片,构建武昌“大东湖水系”、汉阳“六湖连通”以及汉口金银湖七湖连通三片生态水网,并通过“引江济湖”,与长江、汉江有机联系,改善主城区水环境。其中,武昌436平方公里的“大东湖水系”建成后,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也是国际知名水生态环境科研基地。武汉还将打造“一湖一景”,主城、新城之间构筑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城市绿道,实现人水和谐、绿色江城,建设全国水环境建设典范城市。

  同时,积极进行广泛宣传。“爱我百湖”等公益行动广泛开展,广大志愿者积极呼吁莫让“公湖”变“私湖”,城市水环境已由单纯的专业人士关注转变为广大的社会大众齐关注,水环境保护理念深入民心。

(作者:  编辑:总编室实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