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市民手册

[经济跨越]经济园区

发布时间:2014-04-14 16:12:31来源:SRC-13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根据发展需要,规划建设了层级错落、功能互补的多个经济开发区,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引导和支柱作用。武汉现有国家级开发区有3个,12个省级开发区,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其中,3个国家级开发区是武汉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5月动工兴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在区内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2003年科技部批准建立国家电动汽车研发、产业化及示范运营基地;2006年8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011年4月,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批准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开发区目前规划控制面积20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工委、管委会代表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开发区各项社会经济事务。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了汽车、电子电器两大支柱产业和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模型展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于1988年正式成立;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6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后的全国第二家。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基地。开发区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55%,国际市场占有率25%;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60%;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0%,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为战略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131”产业格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和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10项、行业标准180项。中国光谷在光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能源环保、数控系统等领域,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在开发区内还建设了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湖北首个综合保税区——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大学科技园、富士康科技园、佛祖岭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注册企业19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上市公司29家。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0亿元;攻关突破100项原始创新技术,攻关突破100项关键技术,打造100所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建设成为全国新技术创造中心、新产业生成中心、新制度创新中心、新文化培育中心,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争取成为“世界光谷”。

光谷发展展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光谷发展展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原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上建成的。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于1992年创立;2000年元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同年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科技部批准设立“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名为“武汉吴家山台商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2010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定名称为“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5月15日,正式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开发区所在的东西湖区还将全区500公里可开发地区全部纳入临空经济区建设规划,大手笔开展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毗邻天河国际机场,现拥有三江航天、空军凌云科技、武汉航达等多家以飞机维修、航空服务等为主的航空企业,具备临空经济发展诸多优势。

(作者:  编辑:总编室实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