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市民手册

[典故传说]一苇渡江

发布时间:2014-04-10 16:37:02来源:SRC-13

  禅宗,一般特指中国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合中华本土文化所形成一种纯粹的汉化佛教宗派。其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徒从众多,无论是在佛教内,还是在我国宗教历史、社会思想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禅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典故传说也随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尤以六祖慧能论“风动”“幡动”“心动”的“风幡之议”最为著名,但有关始祖菩提达摩的传说则以神秘莫测显得更富吸引力。

  “菩提”是梵文音译,意为:觉悟,智慧。另据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在《佛》一书中节选《释氏稽古略》的记述,菩提达摩的师傅认为菩提达摩“诸法已得通量。夫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菩提达摩。”因此得名。还有记录,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古印度)香至王(一说为净饭王)第三子,在其父死后出家,学佛有成后在其师傅指示下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法。与之后著名的的玄奘陆路西行取经相比,菩提达摩是从海路东渡传法而来,在今广州上岸。时值中国南北朝时期,广州为南朝梁所辖。

一苇渡江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极信佛的皇帝,一生简朴,曾数次遁入佛寺为僧,大臣们不得已多次向寺院捐钱又赎回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受其影响,江南地区大建寺院,社会上佛教盛行。唐朝诗人杜牧所写《江南春》一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即是对此的感叹。闻知菩提达摩到来,梁武帝便派人迎请。二人在金陵见面后,萧衍自负地问:“我建寺造像写经度僧,做了这么多事有什么功德?”菩提达摩淡然回答:“无功德。”梁武帝不解也不满,又继续问:“为何?”达摩答:“你做的这些都是有为主事,故非实在功德。”二人观点不同,话不投缘,这就是有名的“金陵不契”。梁武帝后将此告诉了其师傅志公,志公认为菩提达摩的启示很好,梁武帝懊悔不已,急派人寻菩提达摩。此时,达摩已行至江边,见有追兵将至,便随手折取了一支芦苇掷于江中,脚踏其上渡江北去。

  不过,此传说还有另一种说法。菩提达摩到达中国后,北朝魏国洛阳有一高僧神光想会晤菩提达摩,便南下金陵寻找,刚抵金陵,就听说菩提达摩已辞梁武帝而去,四处打听后终于在江边寻得菩提达摩踪迹。追至江边,神光看到菩提达摩正脚踩一支芦苇飘然北渡,环顾四周只有一老婆婆旁边放有一捆芦苇,心想同有芦苇既然能渡他又何不能渡我,径直取来一支便抬脚其上,不曾想竟直沉水中。神光挣扎上岸质问老婆婆,老婆婆说:“那人是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你是无礼抢要,我怎能无缘助你!”神光听罢深知自己无礼,赶忙道歉求助,老婆婆念其心诚遂施苇相助,这次神光果然能安然渡江,待回头老婆婆已不知所踪。虽未相见,神光已觉自己不及菩提达摩。追上菩提达摩后,神光邀菩提达摩至嵩山少林寺弘法,可惜时人不能理解禅宗精髓多有排斥,菩提达摩便在少林寺九年面壁,一边自修一边静候传法时机。之后,神光锲而不舍求教,终经立雪断臂打动菩提达摩,得其真传,是为禅宗二祖慧可。

  至于一苇渡江的地点,有人说在今南京江边,而武汉地方志也有记载:传说菩提达摩辞别梁武帝后顺江而上,在武汉金口江边北渡而去,并在附近的槐山顶上建有“达摩亭”祭祀,明代重修时取崔颢著名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更名为“白云亭”。

  菩提达摩传下的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文字尚不立,又何在意一两处立亭建庙,正所谓“菩提达摩传法,而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得肉、僧副得皮”,重要的是能让后世众人见物能感其思想和精神才是根本。与其争执辩驳,不如静心参禅悟法,体会真“禅”之所在。

(作者:  编辑:总编室实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