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市民手册

[江城史话]辛亥武昌首义

发布时间:2014-04-09 16:32:43来源:SRC-13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长达二千多年,为世界之奇,而终结这一历史、开启民主革命新纪元的就是辛亥武昌首义。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尊奉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但有儒家“亚圣”之称的孟子所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从未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实际接受、施行。在二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封建统治者倒是将此顺序反了过来,无不擅天下之利,独享特权,儒家只是他们选择性的统治工具。至晚清,封建统治者更是腐败无能至极,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对内欺压百姓、肆意妄为,引起了太平天国运动等诸多反抗起义。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迅速在海外华人中传播开来,反清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拉开了序幕。

  1905年8月,为壮大反清力量,统一起义行动,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反清进步组织,在日本东京共同组成了中国同盟会,在日的中国留学生踊跃参加。由于留日学生中很多是从武汉各书院学堂毕业,这些人回国后直接带动了武汉及各地的革命发展。早在1904年,刘静庵等人就在武昌创建了一个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与之前会党性质的自立会不同,科学补习所已具备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组织形式和理论基础,是武汉、并且是湖北第一个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联系频繁,后遭到晚清政府的破坏告终。1906年2月,刘静庵等人又以教会武昌圣公会为掩护成立了日知会。同年春,湖南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刘静庵等欲在武汉响应,因叛逃出卖被捕,病逝狱中,后葬于今伏虎山烈士陵园,日知会也随之被彻底破坏。从1907年开始,武汉地区各种革命小团体涌现,如:集贤学社、军队同盟会、兰友社、辅仁会、振武学社等,经分化组合后,最后形成了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主要的革命组织。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碑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欲在长江流域再次发动起义,便派人赴武汉联系了解武汉的革命组织。当时,文学社社长是蒋翊武,共进会主要负责人是孙武等人,两个组织在新军中发展成员时常出现摩擦,此次同盟会总部来人欲行起义,两个革命组织都意识到不能分立需要联合,遂开始了协商。与此同时,晚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收回已商办的川汉、粤汉等铁路,却拒不归还由百姓集资的筑路资金,并要将路权卖于外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晚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地挑战公信,早已使其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如今又公然侵吞民众财产、取悦列强,彻底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9月21日,湖北新军奉命进川镇压起义,武汉仅留有少数驻军。这是革命起义千载难逢的机会。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胭脂巷11号共进会机关召开联合会议,决定于10月6日(中秋节)起义,并推选出蒋翊武为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刘公等人为政治筹备员,总指挥部设在了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内。后来,起义指挥部感到准备时间非常紧迫,又将起义日期延至10月11日。

  因保密不严,社会上开始流传“中秋节杀鞑子”,官府有所察觉,湖广总督瑞澂(chéng)命令收缴各营士兵子弹,宣布中秋节戒严。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配装起义所需的炸弹时,意外引发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来将起义名册、旗帜等全部搜走,并交予湖广督府。瑞澂随即下令封禁江面,派兵把守交通要道,不准各部队相互走动,在封闭的武昌城内四处查搜革命党。此时,负伤逃脱的孙武建议立即起义自救,不要坐以待毙。消息传回武昌,蒋翊武下达了当晚起义的命令,并派出多个交通员传信各新军革命党。当晚,清军警搜查至总指挥部,蒋翊武逃脱,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同晚,交通员杨洪胜也不幸在送炸弹途中被捕。瑞澂会同武昌知府陈树屏连夜刑讯审问了彭、刘、杨三人,没有得到任何信息,于10月10日凌晨将三人杀害在督署东辕门。为纪念三位革命烈士,武汉人民如今在武昌阅马场树起了三人的塑像,并将附近一条路命名为彭刘杨路。

  10月10日天亮后,晚清湖广当局按查获的名册大肆捕杀革命人士,武昌全城弥漫着恐怖气氛,欲行起义的革命者都处在危险之中。营地在黄土坡(今湖北省总工会处)的工程第八营革命党,9日接起义通知:一听到南湖炮响就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迎南湖炮队进城。但9日未闻炮声就没行动。此时,各起义领导人或被捕殉难、或逃脱后失去联系,群龙无首,形势已异常紧迫。至10日下午3点,工八营的革命党代表熊秉坤又接到当晚7点起义的通知,立即通知了营内各队准备行事。7时许,工八营一排长查哨见士兵金兆龙荷枪实弹,大惊失色,立即要求金兆龙放下枪,金兆龙大喊:“众同志不动手更待何时!”革命党人程正瀛问声开枪射杀查哨排长,打响了辛亥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熊秉坤听到枪声后,立即赶到助阵,并鸣笛集合革命党人,随后率众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打开中和门(今起义门)做好了迎南湖炮队的准备,建立了起义指挥部。这时革命党人工八营左队队官吴兆麟赶到,因富有指挥经验,被众人推举为临时总指挥。吴兆麟严申了纪律,命令做好进攻湖广总督署准备,同时派出一支队伍前往南湖迎接炮队。此时南湖炮队内的革命党也正在起义,最后夺取了12门炮会同前来迎接的工八营自中和门入城。几乎同时起义的辎重营也从武胜门(今积玉桥一带)入城,绕道奔至楚望台,随后各营起义军陆续赶到。

黎元洪墓

  起义军会合后,立即兵分三路进攻湖广督署,因瑞澂聚集了重兵固守抵抗,各路义军进攻受阻,都有所伤亡。这时南湖炮队已在中和门、蛇山建立了阵地,开炮轰击总督署,但天黑难辨屡射不中。攻至总督署后的起义军请一商铺老板放火指明,老板慨然烧了自己的商铺。几番准确的炮击后,瑞澂魂飞魄散,打穿督署围墙奔至江边,登上楚豫号兵舰逃命去了。经一夜激战,10月11日拂晓,起义军占领了整个武昌城。下午1时许,起义的革命党人及绅商等代表齐聚红楼,开会讨论组织革命军政府,因革命党主要领导人均无法联系上,为助声威,遂推举了本反对革命的清军军官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不赞成革命的立宪派代表汤化龙也成了民政总长。当晚,为推进革命发展,军政府内又由吴兆麟、蔡济民等人组成了谋略处,担负起了实际的领导工作。在谋略处主持下,起义军宣布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废止了清朝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重申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定共进会九角十八星会旗为革命军军旗,还制定了《檄天下文》等文告,以湖北军政府和黎元洪的名义公布。同日,江北的革命党响应起义,汉阳、汉口相继光复。汉口还于次日在江汉关设立了汉口军政分府。辛亥武昌起义成功!

龟山公园内的黄兴铜像

 

        重镇失守,影响甚大,清政府立即调集了重兵反攻革命军,直扑汉阳、汉口,辛亥革命中规模最大、争夺最激烈的阳夏保卫战爆发。清军数倍于革命军,补给充足,攻势猛烈,而革命军势单力薄,后援不继,凭借顽强革命意志而做的抵抗终不敌强敌,节节败退。10月28日,黄兴偕宋教仁等从上海抵达武汉,会晤黎元洪之后即赴汉口视察战况,并在汉口设立了司令部,亲自督阵指挥。由于之前战场混乱,后补充的士兵又多是新兵,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11月1日汉口失陷。此时,革命军内部出现争隙,宋教仁等欲使黄兴担任湖北、湖南大都督,而地域派系思想较重的孙武等人仍希望由黎元洪统领全局,最后双方议定黄兴担任战时总司令,但需由黎元洪授予。11月3日,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拜授黄兴为战时总司令。当天,黄兴着戎装赴汉阳布防备战。黄兴带领革命军一度稳据汉阳,反攻汉口,但后来清军猛扑,汉阳终在27日失守。黄兴悲愤之下欲以死殉职,被众同志劝下退回武昌。面对大军压境,当晚军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黄兴深以失守汉阳为愧,他建议放弃武昌顺流而下攻南京,黎元洪赞同。但是,大多数革命党人认为武昌是首义之地,不同意放弃,张振武更是拔刀高喊:“敢再言放弃武昌者斩!”全场掌声雷动,誓与武昌共存亡。会后,黄兴离开了武昌。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使各类人群的期望膨胀。掌控北洋军系的袁世凯,想趁镇压革命军的时机从清朝处捞得更大权力,遂减缓了对武昌的进攻,提出议和以此要挟清朝;立宪派也趁机活跃起来。南北议和开始。此举也迫使清幼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颁布诏书退位。在武昌起义期间,1911年11月9日,湖北军政府正式颁布了由宋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案,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以此为基础而成的。令人惋惜的是南北议和后,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让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革命者精心制订的各类法律逐渐成了一纸空文。旧制度的松动和新制度的滞后,必然给社会带来动荡。中国陷入到了封建复辟、军阀混战之中,没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又一次错过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机会。

  自1895年10月孙中山率陆皓东、郑士良等第一次在广州起义后,兴中会、光复会及之后的同盟会于十余年间发动了十多次反清武装暴动,即使在武昌起义的同年4月,还爆发了广州黄花岗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唯独武昌起义,在没有主要领导人的指挥情况下,革命义士自行起事取得胜利,并迅速带动了全国的革命发展,短时间内各省纷纷独立,使得清朝封建政权土崩瓦解,最后促使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年封建社会。

武昌红楼前的孙中山铜像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祭明太祖文》和《谒明太祖陵文》中写到:“武汉军兴,建立民国。义声所播,天下响应。”“武汉首义,天人合同,四方向风,海隅景从。”从此,“首义之城”声名远播。武汉使孙中山先生多年所渴望、毕生之追求的事业成功地在这里拉开了帷幕,这令他对这座城市别具感情。在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受副总统黎元洪的邀请,孙中山于4月9日抵达武昌,受到武汉人民夹道欢迎,开始了其首义之行。在武汉期间,孙中山先生在都督府(今武昌红楼)发表了著名的《共和与自由之真谛》长篇演说,并游览视察了长江、汉阳铁厂等地。1919年,孙中山先生出版《建国方略》,其中对武汉进行了宏伟构想。他写道:“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其情之切、其识之远,令武汉人永远地缅怀、景仰。

  百年已逝,但武昌首义却将无尚的荣誉永远地留在了武汉,所展现出的首义精神也已深植于武汉人民心中!

(作者:  编辑:总编室实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