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敖星实习生别明蔚郑思怡正在为群众办事
□楚天都市报记者叶文波通讯员冯威王辉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通讯员
“没有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但同样能够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作为一名窗口民警,我也感到很自豪。”武汉市硚口区公安分局韩家墩街派出所户籍窗口内,25岁的民警郑思怡正在紧张忙碌地整理资料,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她这样说道。
郑思怡是土生土长的硚口人,从小就梦想当警察。2016年,她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招警考试,成为一名户籍民警。作为硚口区户籍业务量最大的窗口之一,郑思怡每天要接待大量前来办事、咨询的群众,但她却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将融融暖意通过窗口传递给每一位来办事的群众。
户口注销感受亲人离去的悲伤
2018年1月27日,星期六,一场大雪降临江城,气温已经降至冰点以下。跟往常一样,郑思怡早早来到韩家墩街派出所一楼户籍窗口,开始一天的工作。地上厚厚的积雪,室外寒冷的天气,阻挡了许多市民外出的脚步。“这种情况下前来办事的群众,一般都是非常急的。”郑思怡说道。
上午9时许,第一名办事群众来到了她的窗口前。这是一名中年女子,情绪十分低落,陪她前来的中年男子,还在不停地安慰她。该女子走到郑思怡的窗口前,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从随身包里拿出一沓资料,递给了郑思怡。郑思怡一看,是专门用于户口注销的“三联单”,通过姓名关联,郑思怡初步判断注销户口的死者可能是中年女子的母亲。在梳理材料时,郑思怡发现这名女子未带户口簿。而按照规定,没有户口簿是无法办理户口注销手续的。
她还注意到,中年女子身体在不停地抖动,可以看得出她一直在努力控制自己悲伤的情绪。此情此景,郑思怡不忍心让中年女子再跑一趟。她立即联系了硚口区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大队,希望能特事特办,先行注销户口,以后再补办户口簿手续。得到肯定答复后,郑思怡没有迟疑,开始按程序办理。就在最后一枚户口注销章落下的那一瞬间,中年女子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郑思怡站起身来,走到中年女子身边抱着她,掏出纸巾默默地替她擦拭眼泪。
办理户口注销,只是郑思怡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但这是让她最有感触的一次。“我能够感受到亲人离去带给他们的悲痛。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他们发愁难过的时候,用最大的善意给予他们温暖,就是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郑思怡说。
亲人投靠见证家人团聚的喜悦
“丫头过早没?昨天麻烦你了,今天一早又来,给你买了一些早点。”“小姑娘,这是我今早上刚买的枣子,特别甜,你一定要尝尝!”每天,郑思怡都会遇到前来对她表示谢意的市民。办事群众小小的善意,都是对她耐心服务的褒奖,也是她始终对工作保有热情的最大动力。
2018年7月27日,天气炎热,最高气温达到了39℃,许多群众趁着早上的清凉前来办事。上午9时许,一对老夫妻走进了户籍室,衣服有些汗湿,爹爹还不停地安慰婆婆,让她不要太着急。
很快轮到二老办理业务,郑思怡了解到,太婆姓程,户籍在武汉,爹爹姓陈,户口在红安县。办理户口的空当,程婆婆与郑思怡拉起了家常。她告诉郑思怡,自己和老伴结婚三十年了,户口一直不在一起,现在儿子在武汉买了房,要把他们都接到武汉来住,了解到可以通过投靠子女的方式,将爹爹户口迁到武汉,一大早,两人就来办理户口申报手续。“结婚三十年了,终于可以把户口迁来跟老伴在一起了。”陈爹爹也开心地说。郑思怡也高兴地说:“祝贺您们儿子买了房,他的孝顺才是最可贵的呢!”
在郑思怡办理手续过程中,程婆婆发现她胳膊上有几个被蚊子叮的大红包,她让爹爹等在窗口,自己悄悄离开了户籍室。不一会儿她就又回来了。“姑娘,你胳膊上的红包千万别抓,不然会发炎的。”程婆婆一边说一边将一瓶刚买的花露水递进窗口。郑思怡再三拒绝,但两位老人还是在办完户口迁移手续后,留下花露水就离开了。
这个小小的户籍窗口,郑思怡能感受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冷暖。“只有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的服务才能赢得他们的满意。”郑思怡说。
打字交流理解无声世界的不易
韩家墩街派出所辖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里面有许多聋哑学员,他们也经常来办理户籍业务。
一天,一个看上去20多岁的青年男子来到户籍室。轮到他办理时,他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只顾低头摆弄手机。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一些不耐烦的群众开始催促他抓紧时间。
反复询问了几次,该青年也没有回应。郑思怡心里有些纳闷,就在这时,男子将手机递给了她,手机上写着:“我的身份证丢了,能补办吗?”郑思怡马上意识到,该青年是一名聋哑人,刚低头摆弄手机是为了打字咨询。
郑思怡马上起身向后面排队的群众解释说明,请他们谅解。随后,她掏出自己的手机,用同样的方式,耐心细致地跟男子交流了起来。交流中,郑思怡了解到,该青年的户口是武汉市户口,符合身份证补办规定。很快,她就熟练地为该青年办好了补办手续和身份证邮寄业务。因为交流的不便,一般两三分钟就能办好的补办身份证业务,郑思怡这次足足用了10分钟。临走时,青年男子还一连冲她做了几个手势。后来,郑思怡才知道,这些手势是“谢谢”的意思。
小小户籍窗口,也是一个大千世界。“户籍窗口直接面对群众,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对老百姓来讲可能是一件大事。”户籍业务琐碎但又原则性、政策性强,在这里,郑思怡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不符合办理规定无理取闹的人,有手续不齐怨声载道的人,甚至有不理解破口大骂的人……面对群众的怨气、怒气、悲伤、急躁等各种负面情绪,郑思怡都要照单全收,并始终面带微笑耐心解释。“我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不能让一丝一毫负面情绪通过我又传递给群众。”郑思怡说。
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后,郑思怡的窗口业务量骤然增多,一天要办50多个户口迁移手续,最多时还要办理40多个身份证业务,有时从早忙到晚,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户籍工作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显得重复、枯燥,但在这里,我能够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同感受世间冷暖,让我觉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郑思怡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