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头条新闻

人才振兴:“东西湖模式”领风气之先

发布时间:2018-11-09 14:57:52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宋亮 刘馨

  11月5日,湖北吉农沃尔特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晓明刚从长沙农交会赶回临空港,就忙不迭地投入新一周的工作:有机泡菜加工的技术攻关必须加快,争取明年量产;盒马鲜生在汉新开三店,进场工作要跟上;要给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授课,讲解农产品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

  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像魏晓明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还有数千人。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农业优势,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形成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东西湖模式”,让“新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培训班上找到养鸡秘方

  2003年,魏晓明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来汉创业,2009年自筹资金在临空港流转300亩土地,打造有机农业生态园。这些年,他创立“黑冰”“吃菜的虫”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在江城小有名气。

  2012年,他喂养的上千只土鸡因找不到充足有机饲料,即将“断顿”。正发愁时,他参加了由临空港经开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下称区农广校)举办的首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班上一位农艺师告诉他,“用富含蛋白质的蚯蚓喂土鸡,可让鸡下的蛋蛋黄饱满,销路、售价更好。”

  在这位农艺师的指导下,魏晓明几经摸索,研发出“蚯蚓—土鸡—有机蔬菜”循环种植养殖模式,用鸡粪、牛粪发酵养蚯蚓,再用蚯蚓喂鸡,而蚯蚓粪用来种菜。这不仅解决了“粮荒”,还实现循环利用,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科技部创新基金扶持。“培训班开阔了思路,拓展了人脉,让我受益匪浅。”从那以后,魏晓明参加了区农广校开办的所有培训班,完成了从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到国家级职业农民讲师的身份转变。今年初,他还获得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校友创办首个新职农协会

  早在2006年,临空港就发挥农业优势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民办公助的区县级农广校。校长刘志介绍,该校充分发挥“民办”优势,结合农民实际需要研发了一整套好学、实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借助“公助”优势,为全国农民提供职业培训,“政府资助,农民不用掏一分钱。”该校还在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建成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中心,为培训学员提供信贷融资、政策咨询、市场策划等“一条龙”服务。

  这样的设计领风气之先,形成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东西湖模式”。如今,该校培训的“新农民”已遍及全国,成为全国闻名的“黄埔军校”。

  区人社局介绍,该区不断整合就业培训资源,形成了以区职业技术学校为平台、武汉技师学院、东西湖农广校为支撑,以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去年10月,我省首个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成立,首批会员98人绝大部分都是区农广校的校友,其中既有国家级农业合作示范社的理事长,也有涉农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更有各农业细分领域的技术精英。

  协会引领“互联网+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成立后,今年1月11日举办了全省首届职业农民节,来自湖北、吉林、内蒙古等10余个省市的职业农民带着农产品赶来参展,吸引市民近10万人次,销售额超1200万元。

  临空港经开区农委出资5000余万元打造的“农业+互联网”平台,也交由该协会运营。11月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该平台接入了全省200余家农业企业的大数据,点开其中七彩龙珠水果产业示范园标识,200多个摄像头和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显示着基地内的一切:大棚水果长势如何,土壤湿度、温度多少,上次施肥的品种、用量等均一目了然。

  负责该项目的新东网产品总监代鹏也是协会副会长。他说,曾在全国开发过类似项目,都面临入驻企业过少、数据收集不够的难题。而依托职业农民协会的会员资源,临空港“农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吸引了200余家优质农业企业入驻,且规模在不断壮大。如今该平台已可实现农产品的物联网管理、数据采集、产品追溯、互联网营销推广和电商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帮助农业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