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纪念东西湖建区60周年

十万围垦铁军奋战江河 再忆60年前 “围垦记忆”

发布时间:2018-12-13 11:08:44来源:长江日报

  肩扛泥土筑大堤

  左为王荫森,右为崔德胜

  还有3个月,王荫森将迎来自己的82岁生日。自1957年响应东西湖围垦工程计划,从老家来武汉,老人已经在东西湖辛安渡豫迁村生活了61年。

  如今的豫迁村,正在进行新农村改造,新建的三层白墙灰瓦小洋房,将代替只有24平方米的老旧房屋,成为村民的新住所。临时住在隔壁荷包湖村的王荫森,得知记者前来探访60年前东西湖围垦的故事,便骑着电动车,和老友崔德胜一道,精神矍铄地来了。

  1957年,“湖北省东西湖围垦工程指挥部”成立,东西湖围垦开始。资料记载,围垦工程计划需要9万多民工,当时孝感、黄冈两地已上堤参加东西湖围垦工程的有6。2万人。7万多河南乡民听闻消息后也响应号召,来到东西湖参加围垦工程建设,使得一部分原有民工能够退场,回到各县集中力量完成本县的兴修农田水利任务。

  王荫森和崔德胜,就是当年7万支援大军中的一员。

  王荫森说,他所在的粮棉三厂,当时共有老乡300人,1962年返乡时,82人选择回家,218人选择留下,除少部分零散住在其他村,绝大部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的豫迁村。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王荫森一直在做一件事,每年统计一次这218人的近况,包括哪些人健在,哪些人已故。采访当天,老人带来一份手写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健在的,还剩41人。

  纪念东西湖区建区60周年

  为赶工期一日五餐变一日三餐

  1

  吃过“八个大白馍”

  才算“老格子”

  1957年10月25日一大早,只有21岁的王荫森,带着母亲给他做的十来个黑高粱馍,从柘城只身走往商丘火车站。母亲将他送到村湾头,叮嘱他:到了湖北,就好好干。

  彼时的王荫森,只知道自己要去湖北支援水利建设,并不知道具体去哪儿,“反正自己年轻,又符合报名条件,就写申请书来了。”

  当天下午2点左右,走了四五个小时的王荫森,到达商丘车站。3点左右,列车从商丘出发,他坐了一晚的“闷罐火车”,在第二天晚上八九点,抵达江岸火车站。

  “车站的招待所很‘得劲’啊,床铺、洗脸的都有。”在江岸火车站短暂的歇脚是所有人最难忘的,因为第二天一早,所有从商丘来参加东西湖围垦的河南老乡,都收到了8个大白馍。那是他们一天的口粮。

  时隔60年,老农垦们仍对这“八个大白馍”记忆深刻。从那以后,每逢参加围垦的河南老乡见面,问一问“你吃过八个馍没”,就知道是不是第一批参加围垦的“老格子”。

  带着8个馍,王荫森随着队伍于江岸火车站出发,从姑嫂树越过张公堤,一直走到茅庙集,那里就是他围堤出工的地方。“一共两个工棚,住了437人,稻草在地上铺了一地,就是我们的床。”王荫森说之所以把人数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自己被分配到第四指挥部第五大队五中队,成为一名主管后勤的司务长。

  第一天出工上堤,很多人和王荫森一样,被堤坝的模子高度吓到。“整整两个竹竿摞在一起那么高,我仰头一看,草帽都掉了。”王荫森说,自己虽是负责后勤,但在送饭间隙,也要参与围堤建设。

  他的日常工作是给大伙买米、面、柴火,队里供应的粮食不够了,他就找当地村民买,180斤一袋的米、面,买一次就是十来包。

  最初半个月,只有米没有面,河南老乡们吃不惯。后来队里给炊事班配上了案板和面粉,能够和面做馍了,老乡们便逐渐接受了“八人一盆菜”。“就跟煮火锅一样,把青菜、鸡蛋、肉都煮在一起,一大盆,八人一桌一起吃。”

  王荫森回忆,围堤时大伙每天5点半吃完早饭就出工,一天的劳动强度很大。原本是一日五餐饭,但老乡们担心吃饭耽误做工,自愿将一日五餐减少为一日三餐。就这样,原本计划100天完成的任务,老乡们不仅圆满完成,还将工期提前了半月有余。

  冬天脱掉棉袄穿薄衫干活

  2

  完工后已找不到

  被霜覆盖的衣物

  崔德胜比王荫森年长一岁,晚他一月来到围垦区,他的任务是参与围堤结束后的排渍、灌溉工程及农场建设。作为准备落户在此的长期工,当年他的行头只有一床被褥,一本户口本。

  当时很多人都习惯使用推车,不会使用扁担,围堤现场有大量的挑土任务,全是到了现场,跟着湖北老乡学的。

  围堤的工期是在冬春,还要赶在汛期来临前完工。隆冬时节,霜冻严重,很多老乡把棉袄脱了放在地上,穿着薄衫出工,等干完了活,发现棉袄都被白霜覆盖,无法找到。

  1958年4月上旬,长达60公里、顶宽5公尺的东西湖防洪围堤建成。此后,王荫森便和崔德胜一起,继续加入排水、灌溉的水利建设。

  “芦苇冲天,一伸脚水就过了膝盖到大腿,周围都是数不尽的蚊虫、甲鱼、青蛙。”崔德胜回忆,当年挖沟排水,第一步就是砍芦苇,比人高的芦苇丛,生命远比人想象的顽强。“砍了又长,要把根反反复复挖出来几次。”很多人直接脱光了衣服,跳入水塘卖力砍芦苇。

  作为参与水利建设的长期工,崔德胜住的工棚比王荫森稍好,棚里有大通铺,不用睡在地上。豫迁村东风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喜良的父亲也参与了当年的水利建设,他说,父亲曾给他讲起,当年老乡们晚上睡觉时,都要把鞋子放在通铺上,因为第二天醒来,工棚的地面上常常涨了水,“湖区地势低,水又没有抽干净,常常晚上时地面还是干的,第二天就淹了。”

  围垦工程的顺利竣工,终结了洪水肆虐的时代,创造了数十万亩良田,东西湖也成了武汉市农副产品基地。王荫森当时被分配到粮棉三厂,参与农场建设。他说,那时种得最多的就是棉花,也有水稻,还有南瓜、萝卜,等到丰收时,从市区来的车,就会将粮食蔬菜一车一车地往武汉市内运送。

  3

  河南乡音虽未改笃信东西湖就是自己的家

  两位老人在豫迁村已经生活了60多年,乡音始终未改,仍是浓郁的河南腔。但他们都笃信,东西湖就是自己的家乡。

  1962年农场建设完成,像王荫森一样的短期工,可以选择自愿返乡,回河南老家。在王荫森写下的围垦笔记里,他写道:当时就有长征老红军、党委书记袁兴明给我们作动员报告,最终留下了我们。

  王荫森说,当时动员报告里说,这片土地是你们开垦出来的,它属于你们。因为这句话,王荫森决定留下来。其爱人,也随他留在了东西湖,并在这里养育出一女三子。

  尽管已把东西湖作为自己的家,但王荫森也牵挂河南家乡的亲人。整个围垦时期,王荫森老家有11位亲人接连去世,但因路途遥远,他只回去过三次。提及此事,老人泪流不止。

  采访当天,王荫森把一份整理的《粮棉三厂三作业区总况》的手写资料随身带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村干部的他每年都会更新一次统计情况。

  根据王荫森统计,当时的粮棉三厂三作业区,共有300人参加围垦、开荒,至1962年返乡时,有82人离开,218人留下。这其中,分到荷包湖村51人,汉南村11人,豫迁村120人,流动人口36人。截至目前,这些人中还健在的参与过当年围垦的,为41人,其中豫迁村的,仅剩24人在世。

  王荫森的统计标准很严格,在他的理解中,只有死后仍然埋在豫迁村,才算是完完整整的豫迁村人,埋在他处,都不作数。在这份总况中,他还将全部218人的名单、参与围垦时间、已故时间全部详细列出。

  据东风大队党委书记李良喜介绍,豫迁村村名,就是当年王荫森所取。对于这段镌刻着时代烙印的历史,村里的298户居民看得很重。几年前,有人提出将村子改为富康村、幸福村、同裕村之类,但都被村民们否决了。

  与以短工身份来支援的王荫森不同,作为长期工的崔德胜,在申请来垦区时就已经做好了落户打算。问及老人离开老家这么多年,是否想家,他说,这里就是我的家。

  人物简介:

  王荫森,82岁,东西湖辛安渡豫迁村人。1957年,21岁的他拜别父母,响应支援东西湖围垦工程计划,从老家河南商丘柘城来武汉,是当年7万支援围垦的河南老乡中的一员。

  1958年,东西湖大堤建成后,王荫森又继续参与了湖区围垦、水利及农场建设。

  1962年,东西湖农场建成后,王荫森放弃返乡机会,自愿留在东西湖,此后被分配到粮棉三厂,并在东西湖定居生子,育有一女三子。

  崔德胜,83岁,豫迁村人,祖籍河南夏邑,1957年11月来东西湖,参与围垦、水利建设。目前,豫迁村中参与60年前围垦且仍健在的老人,仅剩24人。

  再忆60年前 “围垦记忆”

  十万围垦铁军奋战江河,当年的云梦古泽——位于武汉西北部的东西湖区;走过了围垦建区的苍茫60年,变身国家级临空港开发区。60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几代人接力耕耘,使这里从沼泽湿洼地带成为承载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

  一辈人拼搏与奋斗的精神,在当今更新蝶变的进程中更显弥足珍贵,值得铭记。在围垦建区60周年之际,临空港经开区从2月26日起,面向全市征集历往故事及照片,传承这段难忘的历史,记录时代缩影和心路印迹。消息发出后,如同在老一辈建设者的心湖中投下一块石头,激起一圈圈回忆的浪花,纷纷致信本报编辑部,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叙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为奋斗者们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提供薪火相传的动力。

  为铭记既往、奋发图治,东西湖区继续面向全市征集围垦60周年来的老照片、老故事,欢迎您向2100605574@qq.com邮箱投稿(附住址及联系电话),或来信寄至东西湖区委宣传部。

(作者:  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