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纪念东西湖建区60周年

华中师范大学师生回忆60年前围垦岁月

发布时间:2018-12-13 11:02:36来源:长江日报

  军民热火朝天开展围垦 资料图

  7日,在华中师范大学的老年人协会里,几名头发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应邀来向记者讲述当年的围垦记忆。他们都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也曾是华中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1958年,他们自愿参加了加固张公堤的义务劳动,也是当时东西湖围垦工程中最年轻的身影。

  说起东西湖围垦工程,“已经过去60年了”,李谟介不禁感叹道:“都记不清了。”李谟介召集了他当年的同班同学,便有了这次的相聚。这之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4岁,最小的也有79岁。

  “当年年轻气盛,唯恐得不到锻炼。”李谟介说,修堤的记忆早已模糊,但那满腔热血却是时光带不走的激情。

  为了响应武汉市的号召,众多和李谟介一样满怀激情的学子报名参加东西湖围垦工程。东西湖围垦区的面积是汉口的五倍之大,围垦前,每到汛期或雨季,雨水聚渍,除较高地区以外,均遭洪水淹没。

  而这浩大工程的第一项便是修建围堤,防御洪水。从汉口张公堤三清潭起,修建起长达60公里的大堤与汉江干堤相连,阻挡了来自任何一面的洪水。

  如今,张公堤周围绿树成荫,一派繁盛景象。不断建起的森林公园、各色花草林园、滩涂湿地,无不伴随着多年以前在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汗水而生。

  竹竿搭的简易帐篷就是“学生宿舍” 清晨帐内杆上挂满冰霜

  1958年1月,华中师范学院(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的新生李谟介迎来武汉的大雪,随着而来的是武汉市动员义务劳动者参与建设东西湖围垦的号召。收到通知的李谟介没有犹豫,和同学们一起报了名。

  “那一年的雪下得特别早。”李谟介清楚地记得,动身前往张公堤的那天,也飘着大雪。李谟介收拾了铺盖,背着行李,揣着学校发放的两块馒头和一点咸菜,跟着队伍上路了。

  上午8点,华中师范学院义务劳动队从桂子山出发,经过刚刚修建好的长江大桥,下午才步行到汉口姑嫂树。迎着大雪,队伍最前方飘着的华中师范学院的旗帜在寒风雪地里显得格外的红。

  直到天黑,才到达东西湖区戴家山的“红安工地”。在堤外用竹竿、麻布搭建起来的帐篷就是学子们的宿舍。十几米长的大通铺,只中间一条窄小的过道,一盏昏暗的吊灯,左右两侧铺着稻草的地方便是“床”。

  李谟介没有怨言,铺上自带的棉被,在这里睡了一个星期。“我们是去劳动建设的,不是去享受的。”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学子们的心中不但没有抱怨,反而是满满的抱负。

  第二天便开始修建围堤。天刚亮,李谟介就起了床,拿起漱口杯,里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室内室外一个温度。

  李谟介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邻铺的同学,为了免去室外方便,搞了个便盆放在帐篷里,却不慎失手将毛巾掉进了便盆,引得哄堂大笑。

  李谟介的同班同学杨丕博也想起了自己的“小趣事”。杨丕博有起夜的习惯,室外“厕所”距离帐篷有点距离,他只能摸黑前往,因为不熟悉厕所的方位,差点失足掉进了坑里。“这要是掉进去可不得了,得带着一身臭睡觉干活。”老人们回忆起当年的糗事,禁不住笑了起来。

  1958年1月22日,华中师范学院的学子历时14天完成了张公堤分配段落的修建工作,这便是现在张公堤最初的样子。

  大雪寒风吹不散建设者的热情,为祖国挥洒热血的激情在劳动的豪情中顽强成长。

  日日挖冻土挑重担压实大堤 只记得那10点钟的馒头最好吃

  胡三珍是物理系中为数不多的女生,和身材瘦小的杨丕博一样,都是第一次干重体力活。胡三珍回忆道现场施工队分为三类工种,挖土、挑担运土、压实大堤,其中挑担工种人数最多。

  胡三珍便是挑担大队中的一员。因为从来没经历过重体力劳动,这是她第一次拿起扁担。“结果把扁担拿反了,硌着肩膀生疼。”胡三珍印象最深的,是在6个同住的女生中,有身材高大的,每次都帮她分担,总是担心她扛不住。

  张公堤两侧,在夏天汛期,洪水淹没大堤,这里便是湖底,汛期结束,也留下了肥沃的黑土地。学子们便在距离大堤一两百米的“湖底”挖土、运土。

  清晨时候,土地因为积雪都冻住,挖土十分费力。待到天明,积雪化水,运土的路上十分泥泞,上堤的坡也在打滑。送到堤面上的沃土,如橡皮泥一样富有弹性,总是压不实路面。恶劣的环境无不加重学子们的负担。

  面对困难,华中师范学院的学子们没有退缩,反而找到了乐趣,队伍中自发产生了运土比赛。杨丕博一开始只能挑30斤的泥土,年轻气盛不服输的他在比赛中越战越勇,到最后也能挑起50斤的泥土。

  丁荫民是队伍中的老大哥,自小在农村长大,农活不在话下,每次能挑个七八十斤的泥土,是比赛中的佼佼者。挑得久了,肩膀承受不住,丁荫民就将扁担沿着后脖颈转动半圈,换个肩膀继续挑。最后,两只肩膀、后脖颈都磨出水泡,一片通红。

  让丁荫民最难忘的不是那几十斤的泥土,也不是疼痛的肩膀,而是那每天10点钟的馒头。那时张公堤周围没有商家、没有农户,所有的伙食都是每天学校整点送来,除了一日三餐,就是这10点钟的馒头。

  “这个馒头就是及时雨啊。”丁荫民难以忘怀馒头的味道,犹如甘甜润喉。“从清晨干到10点,人已经累的不行了。”

  馒头送到时,他顾不上抹去手上的泥巴,抓了馒头就往嘴里塞,“那是饿得能吞一头牛的程度,可是每人就只有这一个馒头,也十分满足了。”

  天降大任唯恐担子不重 14天超额完成任务是最大的鼓励

  如果仅用“情绪高涨”“激情昂扬”这样的词,无一能形容当年的青年对国家建设的报效之情。在李谟介心里,根本不存在“放弃”一词,“唯恐担子不重”。

  曾经历过1953年防汛的李谟介,见过像黄继光一样可爱的人——用身体堵住泄水口。他因自己没有经历过长征的磨练而遗憾,渴望着接受锻炼,而参加东西湖围垦工程,便是磨练的开始。

  和他一样,华中师范学院的学子满怀建设大武汉的抱负,走上张公堤,与泥土共生存。学校的旗帜就插在大堤上,“完不成任务,就不下火线”,是每个学子牢记在心的信念。

  “以年级为劳动单位,每天都有一定的任务指标。”李谟介回忆道,劳动时因为天气情况恶劣,没有完成指标,年级的党、团员干部则要留下来,但没有一个同学提前离开,共同完成任务。有时提前完成任务,同学们仍怀着满满的热情劳动着,每建成一点都是一份骄傲。

  丁荫民说,初到工地时,一眼望去辽阔的平原深深震撼了他。自小就干农活的他,深知耕种土地的优劣,待这大堤建成,这块土地上能种植多少农作物,能养活多少人民,他深感参与修建围堤的自豪。

  白天劳动时,口号声、拉歌声、比赛加油声掩盖了寒风入耳声,忙碌的身影成了青年学子义务劳动队最亮丽的风景线。

  晚间休息时,借着昏暗的顶灯,李谟介和同学们互相交流经验,肩膀受伤严重的,就换工种继续作业,更有不同年级的同学,“串门”唱歌,鼓舞士气。

  在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里,校历上还记载着当时的报道,“我院参加东西湖劳动取得很大成绩,土方任务超额完成”。在14天的劳动中,华中师范学院的学子超额完成上堤土任务指标的35%。

  “最累的时候,泥土地上倒下就能睡。”丁荫民说,身体上的劳累让他时常觉得觉不够睡,但心里却从来没觉得累。

  “围垦记忆”征集一石激起千层浪

  60年前建设者

  共议激情岁月

  十万围垦铁军奋战江河,当年的云梦古泽——位于武汉西北部的东西湖区;走过了围垦建区的苍茫60年,变身国家级临空港开发区。60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几代人接力耕耘,使这里从沼泽湿洼地带成为承载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

  一辈人拼搏与奋斗的精神,在当今更新蝶变的进程中更显弥足珍贵,值得铭记。在围垦建区60周年之际,东西湖区从2月26日起,面向全市征集历往故事及照片,传承这段难忘的历史,记录时代缩影和心路印迹。消息发出后,如同在老一辈建设者的心湖中投下一块石头,激起一圈圈回忆的浪花,纷纷致信本报编辑部,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叙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为奋斗者们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提供薪火相传的动力。

  为铭记既往、奋发图治,东西湖区继续面向全市征集围垦60周年来的老照片、老故事,欢迎您向2100605574@qq.com邮箱投稿(附住址及联系电话),或来信寄至东西湖区委宣传部。

  附:华师老教授的围垦岁月

  编辑部同志您好:

  我是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一名退休教师。

  1957年,根据武汉市政府的安排,华中师范大学(当时是华中师范学院)的师生曾参加过东西湖围垦工程中的张公堤加固义务劳动。

  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全校男女同学皆自背行李,冒着纷飞的雪花,上午从桂子山出发,经过刚刚建成的长江大桥,下午才步行到达汉口姑嫂树。在一天的负重行军中,每人只在路上吃了几个馒头和一点咸菜。到达张公堤后,大家就睡在堤外的简易帐篷里。每天在离堤一二百米处采挖泥土,再挑到堤上,并夯实(当时是冻土,很不好作业)。以年级为劳动单位,每天都有一定的任务指标,全年级完成指标并验收合格后才能收工。如此劳动了一个星期。

  当时虽然帐篷内外都是寒冰,早晨起来,水杯里可以看到冰块,但却人人热情高涨,收工后帐篷里常常充满了欢笑与歌声,有时候不同年级的同学还相互“串门”,唱几首歌曲互相慰问,鼓舞士气。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师 李谟介

  纪念东西湖区建区

(作者:  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