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媒体聚焦

楚天都市报:两代园丁见证东西湖教育巨变

发布时间:2018-09-07 20:24:41来源:楚天都市报

  图为:如今每间教室都用上了现代化设备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吉晴廖仕祺见习记者陆缘通讯员彭吉松宋亮乐朝晖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邹斌实习生周院

  开栏语

  六十年渤澥桑田,一甲子春华秋实。弹指一挥间,昔日古云梦泽幻化为今日临空港新城。

  1993年,经国台办批准,设立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2010年11月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掀起了东西湖发展史上继围垦建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创业高潮。三年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呼之而出。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自1958年围垦建制至今,东西湖之巨变,融入了一代代湖乡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围垦精神,每一位辛勤的东西湖人都是历史蜕变的最好见证者。

  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在港在湖在此》,通过一个个东西湖人的讲述,看他们如何在临空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围垦建制60年,东西湖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与时俱进,过去贫穷落后的农村教育如今早已跻身于武汉市教育先进行列。回溯历史,东西湖教育战线的一代拓荒者和无数继承者,既是东西湖教育发展的书写者,也见证了东西湖教育的60年巨变。

  六旬女园丁见证教育初崛起

  “我从来没有想过生活、奉献的这片土地会发展得如此之快。”说这话时,已经66岁的黄春兰眼睛里亮起了光。

  1970年,18岁的黄春兰作为“围垦二代”成为了大队学校的一名教师,据她回忆,当时的教室就是一个牛棚,屋顶都是稻草,一块木板就是一张书桌。黄春兰作为一个班仅有的一名老师,一人承包了“语文、数学、体育”多门课程。

  1974年黄春兰通过深造被分配到了荷包湖农场学校教英语,“整个学校只有一层平房,学校的周边全都是泥巴路。”这条泥巴路,黄春兰走了近13年。

  80年代末期,每个年级仅有的一台录音机,成了英语老师们珍视的宝贝,只有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会拿出来。90年代起,学校开始大范围推广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当时的“高精尖”设备。

  精细化教育赢了和轻轨的长跑

  “东西湖教育栽培了我,十几年后我又为东西湖贡献了青春。”今年39岁的张幕轩是土生土长的东西湖人。1998年,19岁的张幕轩从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回到东西湖区石榴红小学任教。2010年,轨道交通1号线2期的通车,为东西湖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东西湖的教育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学生都跑到汉口的学校读书了。”生源的流失让东西湖教育开始了与轻轨的赛跑。

  东西湖教育并没有在这场赛跑中落下阵来。张幕轩欣喜地看到,从2017年开始,随着全区教学质量的提升,生源首次出现回流。近两年起,东西湖打开门办教育,在扩大学校数量的同时吸引名师、名校进驻,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成为了吸引生源的杀手锏,为教育赢得了民心。

  软硬实力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直以来,东西湖区把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东西湖未来承担着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志在打造临空港品质教育,聚焦党建质量和教学质量双提升,弘扬奋斗、改革创新、专业的精神。”东西湖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东西湖区通过打造“金字塔”式教师队伍结构,超过20%的教师逐步成为领航教师。

  同时,东西湖区出台了名师、名校长引进计划,目前已引进了5名特级教师和荆楚名师,6个专家团队,打造优势学科,还启动了全面学习江岸区教育计划,派遣教师到江岸去听课实习,学习先进经验。

  今年,东西湖要争创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年内60%的学校将成为现代化学校,到2020年,东西湖居民都有望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东西湖区将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软硬件上实现突破,重点打造11所领航学校,努力使东西湖教育一年一个台阶。

(作者:  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