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媒体聚焦

湖北日报:以优良营商环境促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19 12:59:52来源:湖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武汉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用改革思维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用容错思维鼓励干部勇于作为,用系统思维优化营商体制建设,营造公平、透明、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高速增长并进。

  从“重审批”转向“重服务”,用改革思维构建服务型政府管理体系,使政府职能回归服务本位。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作为“有形之手”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并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在“放管服”改革中,中央、省市不断简政放权,大幅压缩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改革商事制度,同时大幅减税降费,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改革综合效应不断显现。在这一过程中,县区一级成为下放权限最主要的“承接者”和“实施者”。作为在经济发展中最靠近市场一线的行政主体,如何将这些权限用好用足,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临空港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是全省改革开放实验田和经济发展主力军,更应承担起“先行先试、大干快上”的重责。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紧紧抓住“放管服”这个牛鼻子,坚持深化“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力度,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直接干预,将工作重点和更多行政资源从审批、备案、发证转向创新产业引导和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上,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确保监管到位,规范权力运行,满足市场诉求。以“证照分离”改革为例,临空港经开区作为全省“证照分离”试点区域,确定了95项“证照分离”改革具体事项,通过取消一批、备案一批、告知一批、透明一批、加强一批,既降低了行政审批门槛,有效破解了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又加强了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经营活动的市场监管,严格依法规范审批,让企业和群众放手参与创业创新,激活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从“不敢为”到“敢试错”,用容错思维培育创新型经济治理队伍,使党员干部敢创新、勇担当。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国的国家级开发区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这一理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建立了精兵简政、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干部职工的服务能力距离企业的期盼、市场的要求仍存在差距。因此,临空港经开区一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魄力深化自身革命,坚决破除新衙门作风,把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转化为各级党员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其不断更新观念和意识,接受专业知识培训,以适应高效政府机制的运作,加速提升从事经济治理工作的领导力、执行力和服务力。但在提升效率、跟上节奏的同时,势必又面临这样的“两难”处境:原有政策规定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又因为程序问题得不到及时修正,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临空港经开区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提出,必须破除陈规、鼓励创新,为党员干部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容错空间”,在其开展创新改革工作出现失误时,只要符合党和国家确定的改革方向,按程序经集体决策,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未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可不作负面评价,不追究相关责任,不影响其继续开展创新。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临空港经开区鼓励党员干部大胆使用“容缺受理”机制,允许企业在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经过相应程序提前开工建设,成功将新增工业项目工程建设审批时间减至120个工作日,有效破解了项目审批难。目前,全区共受理容缺工程项目200余项,建设进程全部安全可控,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从“抓项目”到“建制度”,用系统思维营造普惠型营商环境,使改革红利“企企共享”。在我国现行经济环境下,国家级开发区一般都是所在省份、城市重大项目的聚集地,人们习惯于用抓重大项目的方式来促进发展。临空港经开区针对全区68个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就采取“一对一”精准代办服务帮助企业加快解决项目开工需办理的各项审批,确保了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京东方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葛洲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投产。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着眼于全社会、全行业和全实体,普惠所有企业和市场主体。一方面,我们通过服务重大项目来倒逼行政审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和企业开办时间;另一方面,我们针对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等共性问题,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行修正、完善后予以机制化、制度化,在全区进行复制和推广,惠及所有企业。如吸纳社会资本组建专项基金5支,基金总规模达700亿元,为网安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惠企助企政策,设立工业企业融资应急资金,累计发放总额达1.15亿元。( 陈邂馨 作者系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书记,东西湖区委书记)

(作者:  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