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近期,一名60岁男子突发胸闷6小时,送至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胸痛中心后诊断为心力衰竭,心脏随时会有“罢工”的危险。更棘手的是,患者存在先天血管发育异常,常规手术路径无法植入治疗设备,最终医生通过“反手操作”,成功为其实施了湖北省首例右侧植入 “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LOT-CRTD)” 手术,助其重获“心”生。
心血管内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右侧植入“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讯员供图
60岁的韩先生(化姓)家住汉口,十天前在家中突发发胸闷、心慌、出汗伴干咳,持续6小时后被家人送至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胸痛中心救治。心脏超声提示,韩先生心功能显著下降,左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达69mm,射血分数仅22%。随后,韩先生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收入心血管内科。
住院后,进一步检查还发现,韩先生患有非经典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这意味着他存在极高的心脏失同步及猝死风险。医生进一步询问病史,了解到韩先生已有3年规律服用心衰药物的病史,但治疗效果欠佳,这些年来严重的心衰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为给韩先生寻求最优治疗方案,心血管内科起搏组亚专业负责人王龙副主任医师与韩先生本人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实施创新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LOT-CRTD)” 手术。该技术在传统的双心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与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组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左束支电极的植入,既能兼顾最大程度的生理性起搏,又能纠正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同步改善心力衰竭并预防心脏性猝死。
然而,术前检查发现韩先生存在 “永存左上腔静脉”,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相当于胎儿在发育时“多留了一根血管”,导致无法通过正常的左侧入路进行手术。由于右侧植入需要在传统手术基础上进行“反手操作”,器械到位路径完全改变,还需要保证植入精准度,手术难度大幅提升。术前,心血管内科学科主任陈曼华主任医和心血管内科周逸主任医师带领王龙副主任医师及团队,进行了周密的手术准备和多科室协调沟通。
一周前,周逸主任医师和王龙副主任医师与多科室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韩先生实施了湖北省首例右侧植入“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LOT-CRTD)” 手术,术中分别植入了左室电极、左束支起搏电极、右房电极,测试显示起搏参数良好。术后,韩先生之前的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目前已康复出院。
专家提醒,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乏力和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部分心衰患者的健康状况,降低死亡率,而除颤器可以预防心脏性猝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