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5月1日,在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特殊日子里,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术前经多学科讨论,为一名肺癌术后右侧支气管食管瘘的患者置入定制双支架,成功拆除这颗威胁生命的气管“定时炸弹”,保住了他能顺利呼吸的“生命通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在支气管镜下置入定制双支架。通讯员供图
今年54岁的周先生(化姓)家住汉口,三年前因左肺鳞癌接受了左肺全切手术,术后仅靠右肺维持呼吸。近段时间,周先生突然出现高热、剧烈呛咳的症状。一周前,他因症状加剧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经相关检查,CT提示周先生右侧支气管与食管间形成致命瘘口。
“据判断,右侧支气管食管瘘很可能是肿瘤转移造成,患者目前健存的右肺出现瘘口,随时可能引爆胸或因食物残渣经瘘口涌入肺部引发窒息,死亡率高达80%。这一罕见并发症可以说是气管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周先生的责任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胜兰介绍。
针对周先生的病情,医院高度重视,迅速组建的由副院长胡轶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倪吉祥、叶胜兰领衔的救治团队为他制定了气管镜下置入定制支架补瘘的治疗方案,并联合麻醉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胸外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等十余个学科开展术前讨论。面对周先生无法耐受常规麻醉的情况,麻醉科主任医师任凌云与团队决定采用高流量通气+静脉麻醉氧合下保留自主呼吸方案,为手术筑牢安全底线。
5月1日上午8点,在做好一切准备后,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为周先生实施了气管镜下微创手术。术中,支气管镜精准定位瘘口,副院长胡轶顺利置入了为周先生定制的双Y型覆膜支架,该支架采用类似“俄罗斯套娃”式的双支架套嵌技术。随后,消化内科专家在同步查看支架与瘘口完美契合后即刻置入空肠营养管以实现术后即时给予肠内的营养支持。手术顺利成功,目前周先生恢复良好,之前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这个劳动节,白衣战士们以无影灯为炬,从多学科术前推演到术中微创操作,从支架精准对位到营养续航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务人员对生命的智慧智慧与担当。多年来,武汉市中心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无假日医疗”,每逢节假日各个岗位的医护人员坚守“医”线,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护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