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杜娇 吴聪)12月20日,2024年咸宁市科创供应链供需对接专场暨“百名专家科惠行”活动在咸宁启迪之星召开,3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技术合作意向并签约。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会上,全市百名专家人才代表现场进行服务科创链企业案例路演,在如何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等方面,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各县(市、区)科经局、咸宁高新区科创局各科创供应链节点、服务驿站围绕科创供应链平台相关工作进展、实际操作经验进行了汇报交流。活动现场邀请了科创供应链入驻金融机构代表以及投资机构代表参与,宣讲科技金融服务方案,共同畅通项目融资渠道,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境。
在现场,湖北科技学院专家教授分别与咸宁九州通医药公司、湖北通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市农科院科研部与湖北力沃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湖北科技学院拥有博士370余人、研究生导师120余人,入选咸宁市百名专家人才库的有30人。近5年来,学校主持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 4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60 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 187 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 20 项。”湖北科技学院科研处处长周燕红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专家人才的优势,深入推进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的应用,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精准对接,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市场。”
“通城县目前入驻科创供应链平台的企业有800多家,发布技术需求790多项,对接成功389项,完成实施23项,正在对接的有57项,涉及科创资金800多万。”通城县科经局副局长李清坦介绍,“有了科创供应链平台,企业找人才、资金、技术的需求就像网上购物一样简单,直接解决了企业正面临的科创难题;而且平台开阔了科研人员、机构和企业的眼界,搞科研的不再闭门造车;搞生产的不再只顾“埋头拉车”,避免了产能过胜;平台信息丰富,社会资本的思路多了,更多投资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多元化的投资规避了同业的恶性竞争。可以说,科创供应链平台打开发展新天地,促进了全县中小企业遍地开花。”
据了解,科创供应链平台是省委、省政府以“用”为导向,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技术、人才、金融、应用场景等,都可以在平台“下单”,系统会进行智能“撮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响应“接单”,提供解决方案。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咸宁专区自4月15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12月13日已有4182家企业入驻(全省市州 排名第4位),已完成对接项目1500余项(全省市州排名第2位),需求对接率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