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升高
孩子们的戏水之心也蠢蠢欲动
溺亡事故时有发生
警惕!
已进入儿童溺水多发期
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锋介绍,近期科室接诊的溺水儿童数量有小幅增加。“前不久刚接诊一名溺水儿童,好在很快被救起,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这样幸运,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这名武汉的小女孩叫芸芸(化名),今年3岁了。前不久的周末,她跟父母去周边郊区春游。爸妈正想着在花海中拍照打卡,却听见“扑通”一声,孩子不慎踩到了水池边湿滑的泥土,意外滑进了池子里。
爸爸冒险下去救孩子,等把女儿拉上岸,她已经呛了不少水,反应变慢、说不出话来。家长赶紧驱车赶到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检查,发现由于水池里的水污染严重,芸芸已经出现肺部感染,需要做肺泡灌洗及抗感染治疗。
陈锋介绍,该院急诊科一年四季都有碰到过溺水儿童,其中4-11月都是高发期。农村地区因为水源多、防护设施相对不足,孩子掉入水塘或“野泳”时发生意外的情况更多;而城市儿童的溺水往往发生在游泳池等场所。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抓住营救的“黄金4分钟”
没呼救=没危险?
带了游泳圈就很安全?
关于溺水的真相
这几点误区必须澄清
Q孩子在水里玩,不挣扎,也没呼救,应该是安全的!
A: 错!真正的溺水是悄无声息的。
发生溺水时,孩子的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是没有时间呼气、吸气、甚至呼救的;同时也很少有大幅度踢腿、挣扎的动作,一般出于本能会将手臂前伸,坚持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如果发现孩子有眼神呆滞、突然安静、抬头在看天空的情形,家长要赶紧查看是否发生危险。
Q
带了游泳圈就万事大吉
A: 错!游泳圈不是“救生圈”。
不少家长觉得有游泳圈就不用担心发生意外,其实并非如此。游泳圈属于充气水上玩具,不能100%确保安全,反而可能因为翻转而引发意外。
在游泳池或水上乐园里,给孩子穿上救生衣,并全程监护孩子,才能更加安全。
Q
可以倒背“控水”,让溺水娃吐出积水
A: 错!这是帮倒忙,又耽误时间,还可能造成危险!
孩子溺水后,有家长急于让孩子吐出呛进去的水,而把娃倒背着奔跑,这个做法非常错误!
营救孩子时,不要进行任何控水或倾倒体内积水的做法,不仅延误急救的黄金时间,还可能给溺水者造成其他的损伤,如令胃里的食物和水倒流,增加误吸到气道和肺部的风险。
那么,如果孩子发生意外,
如何正确施救?
首先要明确“争分夺秒”原则,因为溺水后的黄金营救时间只有3~4分钟,4分钟之后,孩子每多一分钟的窒息时间,死亡率就会增加10%。哪怕最终得救了,也容易出现后遗症。
一旦发生意外
家长要根据情况迅速处理
并拨打120求救
可以参考下面施救方法
做好预防,带娃安心“玩水”
作为家长
可以通过做到这几点
让娃远离生命危险
拒绝“野泳”
如果想带孩子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配备专业救生员的游泳场所,不去河流、池塘、水库等地方,也要跟孩子强调严禁私自“玩水”。
下水前确保状态良好
下水前,要带领孩子做好热身活动,以免出现抽筋;孩子太过疲劳、吃太饱时也不能下水。
注意监护
当孩子在水中时,要注意提醒不要嬉闹,防止呛水,也不要在水中吃东西,以防不慎呛住。
除了游泳,在洗澡时也不要单独把小孩留在浴缸、浴盆边,洗澡全程专心看管。
本期封面:
来源:武汉儿童医院急诊科、长江日报编辑:吴良慧责编: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