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刘俞成 实习生 王翊霏
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茶港社区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积极探索出 “五联五小”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茶港社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49户,共分为6个网格。依托下沉力量,茶港社区形成“队伍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服务联动、活动联办”的“五联”工作模式,协调召开辖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3个下沉工作队和24个共建单位主动包联26个实事项目,先后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收获居民群众发来的感谢信和锦旗50余条,有效推动下沉力量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同时,以“小议事、小项目、小团队、小评估、小活动”为“五小”工作路径,鼓励居民广泛参与,不断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小议事”推进“决策共谋”
茶港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夜话亭等是居民集中发表意见、社区了解居民房前屋后事的重要平台阵地。2023年3月,为解决横亘在小区大门口的一棵大树阻碍居民出入问题,茶港社区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这棵大树约有20年历史,直径约一米,使原本2米宽的大门通道只剩半边可供出行。小区内大部分居民表达了将大树移走的强烈意愿,但也有几位居民觉得这棵树见证了水果湖第一小学的历史,应当保留。在居民集中商讨下,最终确定了“在不损害大树的前提下,将大树合理移栽”的议题。社区联合街道、下沉工作队等多次召开协调会,同时向武昌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园林中队发起需求申请,发挥“决策共谋”作用。
“小项目”保障“发展共建”
茶港社区以打造完整居民社区为目标,形成自下而上确定项目、多方参与推进落实、合理共担筹措资金、市场导向社会共建的“四步工作法”,推动辖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0%,老年人对加装电梯等为老服务需求较大。社区以楼栋单元“小项目”为载体,加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协调推进力度。除了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社区组织志愿者深入单元楼栋,逐户开展意向征询调查。小区住户前后经过了十余次的沟通和友好协商,物业公司也参与其中,听取大家意见经多方努力后,最终居民意见达成一致。
“小团队”保证“建设共管”
“寸草心”志愿服务队、“春风化雨”志愿服务队……茶港社区鼓励居民骨干携手开展志愿服务,在6个网格分别建立起志愿服务团队,居民志愿者自主参与基层治理活动。茶港北区志愿服务队的鲁翠云所负责的楼栋住有2户空巢孤寡老人。其中84岁的王奶奶高龄独居,鲁翠云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主动为其买菜送菜、打扫卫生、理发、谈心,这一坚持就是5年,收获老人“你比我亲人还亲”的夸赞;志愿者唐玉红经常义务帮助邻居修水管、修灯泡;刘秋菊退休后到社区做志愿者,连续10年被社区评为“先进个人”……他们作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员,和一大批“志愿红”共同持续擦亮茶港社区“幸福底色”。
“小评估”落实“效果共评”
茶港社区东三苑小区中心景观改造工作有序推进,7月7日晚上,东三苑小区的居民代表们又来到了社区一楼,对该小区中心景观改造工作进行评议。“小评估”是社区建立的双向评议反馈机制,同时,还设立了社区书记信箱,鼓励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评议,形成“你服务谁、谁评价你”的群众评议机制。据了解,围绕桃山村小区水泵房、东三苑小区休憩亭拆除等重点工作,居民都进行了监督评议,做到效果共评,让项目推进更顺利、效率更高。
“小活动”实现“成果共享”
在茶港社区,多彩缤纷的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活动聚焦“老幼残”等重点人群,突出为老特色服务,惠及社区295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红领巾小先生”活动周周有,家长满意点赞;“助残关爱招聘”活动推动辖区51名残疾人适岗就业率达到100%,实现共同缔造成果共享。
茶港社区党委书记帅霞说,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运用“五联五小”工作法,多搭“协商平台”,多开“方便之门”,持续关注居民所思所盼,让群众唱主角,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就能更有温度、更富成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