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蒋成凤 通讯员周利 喻海军)举国庆华诞,问津书声朗,一撇一捺写好“人”。百余名少年学子着汉服,戴儒冠,唱国歌,在新洲问津书院开笔起礼。10月1日上午,纪念孔子诞辰2573年祭孔文化盛典开笔礼仪式在新洲区问津书院举行,活动主题“开笔启礼,礼润人生”。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处处长邱培,新洲区文化和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娟,以及新洲区教育局、旧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遥契圣贤沐光辉,开笔启礼润人生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3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盛世迎国庆,童心向未来。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娟指出,童蒙养正,少年养志。蒙童在问津书院启蒙,可谓文脉赓续,弦歌铮鸣。孩子们为自己的读书成才之路踏出了坚实而庄重的第一步。
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娟致辞(通讯员供图)
带7岁女儿参加活动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参加此次活动在这里接受孔子文化熏陶,亲身体验整个礼仪过程,让孩子以后知礼、识礼、行礼, 感受中华礼仪之美,传承国学文化。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我们家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带孙女场外观摩的旧街村民张爷爷感叹道,这样的活动很好,希望下次能够报名参加。
“朱砂启智”点亮心灵之窗、开启智慧之“眼”;(通讯员供图)
“启蒙描红”书写人字,立身做人;(摄影 吴骏)
礼拜父母(通讯员供图)
自发来场外观摩的附近村民、市民(摄影 吴骏)
千年问津传文脉,奋进后坤续弦歌
问津书院因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得名,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杜牧、朱熹、龙仁夫、王阳明、张之洞等先贤在此讲学布道,传播经义,影响深远。问津文化孕育出中医圣手李时珍,清代状元刘子壮、陈沆,近代文哲大师熊十力、闻一多等鄂东才子。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三级政府高度重视问津书院的保护和问津文化的建设工作。问津书院管理中心主任陈清平表示,千年问津,是夫子的精神处所,圣衣昭续,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书院先后与武汉大学国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合作,建立研究基地。通过举办“问津文化”讲坛、春秋两季祭孔大典、问津读书节等活动,为问津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作出不懈努力。
学子参观问津书院,重温问津寻路故事(通讯员供图)
礼毕,学子们有序入殿参观,重温问津寻路、探求人生的经典故事,感受书院旧时的繁华景象,追慕先贤,励志向学,千年文脉在此薪火相传。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新洲区委宣传部、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新洲区教育局、新洲区旧街街道主办,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鄂广云投(武汉)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华研社(武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