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慧 汪珊英 彭志红 )8月17日15时许,新洲区气象局发射人工影响火箭弹4枚,受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共同影响,新洲区道观河、徐古东部普降中到大雨,“接天水”抗旱,一定程度缓解当地旱情。这是武汉市新洲区应对今年高温干旱天气,精准调度“八水抗旱”中的最后“一水”。
自7月下旬以来,新洲区连续出现高温暴晒天气,农业灌溉用水增加、上游来水较少等因素影响,新洲区出现中度旱情,各街道各村纷纷找水抗旱。
新洲徐古许易村村民在自己的耕地抗旱(殷洁摄)
“道观河水库蓄水量比往年多,但是今年用水量也大。”8月16日,道观河水库的水源从北干渠奔流至10公里外的徐古街许易村的田间地头和水塘。“前几天这个塘是基本没有水了,这两天水库的水送来了,田地里庄稼‘喝饱了’,水塘灌满了,我们也放心了!”许易村一种植大户说。
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总工程师姚和平介绍,道观河水库的水,于8月初开闸放水,通过北干渠送至沿线徐古、潘塘、三店等街镇各村农业灌溉用。
新洲三店道岗村村民在农田抗旱保稻谷丰收(殷洁摄)
三店街道岗村位于道观河水库北干渠的最末端,“远水难以解近渴”,只能另想办法。
“抬高举水河橡胶坝坝高,拦蓄河水保抗旱。”举水河橡胶坝坝高最高升至25.5米,8月16日,已经升至25.1米,橡胶坝拦住举水河上游来水,提高举水河水位,上游红山咀泵站启动抽水,将举水河的水,通过水渠,送至道岗村。“之前这边地里都干裂了,200多亩水稻受到影响,前天下午终于盼来了水,村民们的庄稼有救了,秋粮可以保住了!”三店街道岗村党支部书记黄红祥的心情就像水流一样欢快,经过近两天的补给,道岗村的农田旱地抗旱完成第一轮,全村6口水塘已补水充足以备下一轮抗旱。
新洲邾城街梅店泵站抽河水,通过渡槽将水送至田间地头(殷洁摄)
在举水河上游,距橡胶坝3公里的梅店泵站,机房马达轰鸣,也在将举水河的水抽抬输送到邾城、辛冲两个街道8个行政村。
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通过“拦河水”,蓄水抗旱,周边2万余亩农田受益。
举水河橡胶坝拦住河水,为上游生活用水和抗旱保住水源(汪珊英摄影)
“高温形势严峻,但是目前我区抗旱情况总体平稳可控!”姚和平介绍说,旱情发生以来,新洲区未雨绸缪,因地制宜,精准调度,采取蓄、引、抽、提等措施,通过采取“放库水、调湖水、打井水、抽塘水、拦河水、引江水、买客水、接天水”等“八水治旱”工程。
新洲区前期抢抓长江水位较高的有利时机,及时关闭辖区内长江岸线的龙口、武湖等涵闸,以积蓄水源,同时两轮开启涨渡湖闸,引江水补充抗旱水源。利用举水、倒水、沙河橡胶坝升坝拦蓄河水,补充渠塘库湖水源。共调度抗旱灌溉用水5593.4338万方,其中道观河、少谭河、孔子河等40座水库开闸放水1305.62万方;区属庙岗山泵站和各街镇抗旱泵站抽水量473.7088万方;涨渡湖闸引江水2100万方;陶家大湖闸、徐家佬闸和大渡闸调水1374.48万方。同时,加强与上游向麻城浮桥河、明山水库购买客水。截止目前,灌溉面积含复灌面积,涵盖该区农田约10万亩,有效缓解了该区旱情,为秋粮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