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老黄牛的四次“拓荒之旅” ——记武汉市新洲区人大代表梅建兵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4日16:01 来源: 荆楚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黄璇)“如果没有回来当村书记,现在广东东莞的大岭山国际信立农产品贸易城,我至少有10个档口了。”一谈到20年前从商的经历,梅建兵总是打趣地说,“但是我一个人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那时候村里的乡亲们日子还是过的不好呀。”

上世纪90年代,还在新洲打零工的旧街人梅建兵决定养鸡卖蛋,于是他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拓荒”。从1997年的2000只人工饲养鸡起步,到现在6万只机械化饲养鸡的规模,个人创业史的辛酸,他如同趟过一条大河。

梅建兵在辣椒地里察看辣椒。通讯员供图

2012年,他看到农户们养的鸡产的蛋,个大营养高,但就是卖不出好价钱,心里十分着急。于是他四处考察,最后把销售目标锁定在了南方市场——广东东莞。没有人知道,那时候的他,养鸡事业并不顺利,他和他的爱人是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和全村人的希望到广东东莞开档口的。这是他第二次“拓荒”,唯一的动力就是一定要趟出家乡人的“致富路”。他频繁往来于新洲和东莞,神奇地将农户们养的鸡和鸡蛋“抬高了身价”,实现了盈利。

2014年,新洲区旧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找到梅建兵,希望他能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能人返乡典型回到石河村参选支部书记。梅建兵没有犹豫,毅然卖掉了东莞如日中天的档口,揣着娴熟的养鸡技术和几十万元的档口转让费回到了家乡。

当贫困农村的书记,对于梅建兵来讲又是一条“拓荒路”,村里的乡亲们,渴望的不仅是致富能手,更是带富头雁。除了他熟悉的养鸡事业,其他一切都是陌生的。从基层党建到人居环境,从贫困人口到低保家庭,从村支部书记到区人大代表,每一项工作梅建兵都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沟通、协调和学习,其中避免不了的就是要受气。

“工作做不好,群众不满意,就是要受气。要把受气当勇气,心无旁骛地去打开新局面。”梅建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疫情过后,村里的各项经济指标都不高,他把自己养鸡场的经营理念与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开创了一条立体的农产品种植的新思路。

辣椒基地。通讯员供图

第四次“拓荒”,梅建兵显然得心应手得多。他找到不常在家里居住的乡亲,将他们的土地灵活流转了400亩;积极引进辣椒和优质水稻种植技术,运用科技种田理念转变村民传统农业种植的思维定势; “意杨清零”行动后,留下的230亩土地变废为宝,有了更大的用处;特别是他将自家鸡场粪便发酵处理,回收肥田,为农产品的种植节约了一笔不小的成本,鸡场粪便也得到了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无公害。

梅建兵介绍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沟通,“艳椒”、“艳红”两个品种的朝天椒还在田地里生长时,合同价就已经签到了2元一斤,按照亩产4000斤的标准,230亩的朝天椒预计收入可达184万元。不仅如此,他自己的养鸡事业也达到了年产值700万元的新目标。

如今的石河村正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留守在家的80余人有事可做,16户贫困户58人全部销号,8户低保家庭和1户散养五保户每天拿着农具耕作,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盼望着今年的收成。

【责任编辑:周晓燕(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