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姜秀芬、陈艺)积玉桥是武昌的区块发展正中心,如今是一个片区地名。这个地区传说曾经有四座桥,分别是堆金桥、积玉桥、多子桥、多孙桥,取“堆金积玉,子孙满堂”吉祥之意,积玉桥自此也有了吉祥宝地的称号。
一座桥下鲫鱼来
积玉桥最早称为鲫鱼桥。据《江夏县志》记载,这是座内室一丈多的石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具体位置在今天的武胜门附近。
经过查证得知,架着鲫鱼桥的那条河流连通着郭郑湖、余家湖等多条湖泊,每逢湖水上涨的春夏之际,成群结队的鲫鱼跟随水流游到桥梁处。同时,桥梁东部挨着的沙湖也盛产鲫鱼。因此,附近的居民多到此地捕鱼捞虾,且所捕之鱼多为鲫鱼,他们用鲫鱼来烹饪食材、养家糊口,渐渐地鲫鱼桥的名号流行开来,并泛指附近之地。
堆金积玉沿至今
铜元局又叫铜矿局,为古时制造铜钱的地方,是富有的象征。那时积玉桥是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因铜矿局在此处设立,积玉桥附近的另一个桥梁命名为堆金桥,位于今天的中山路南侧,西城壕东端。
因为有了堆金桥,两桥都与铜元有点关系,加之鲫鱼桥又谐音积玉桥,因此,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因历史传承,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四桥联通送吉祥
环绕着堆金积玉,在积玉桥周边还有两座桥:多子桥距离积玉桥约400米,建立在内沙湖通往外沙湖的港道上;多孙桥位于东城壕与螃蟹岬处的下水道出水口处。有了堆金积玉,再来多子多孙,这四桥刚好形成了“堆金积玉,多子多孙”这个吉祥祝福,迅速被当地百姓接受。
从此,每逢春季,武昌城内的达官显贵、布衣百姓便走出武昌城武胜门外,经过这四座桥到沙湖边踏青观景,以求“堆金积玉,子孙满堂”的吉祥。
从“鲫鱼桥”到“积玉桥”,虽有地名更迭、历史变迁的“变”,也有地理位置、发展机遇的“不变”。如今的积玉桥高楼林立、商业遍布,充满现代气息,濒临长江的优越位置将继续推动积玉桥未来更加繁华兴盛,书写堆金积玉的壮丽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