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昔日黑水沟今成都市绿心 咸宁龙潭河湿地公园五一惊艳迎宾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日20:48 来源: 荆楚网

龙潭河湿地公园。  摄影:袁喆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袁喆、罗超群)4月27日,笔者从中建三局获悉,这个“五一“假期,咸宁市龙潭河湿地公园将正式对外开放,为当地市民的假期生活增添一份绿意与惬意。

两年前,这里还是周边市民避之不及的淤泥水沟,经过治理,淤泥变绿溪,河道成树林。作为咸宁淦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潭河湿地公园的落成不仅让市民喜闻乐见,为水务环保工程树立了标杆,也为咸宁市城市环境治理贡献了力量。

龙潭河湿地公园。  摄影:罗超群

市民叫好 黑水沟成湿地公园

水清岸绿,栈道迂回,亭台点缀,春意盎然。27日,笔者走进即将开放的咸宁市龙潭河湿地公园,一幅盎然春景的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开。

龙潭河湿地公园位于龙潭河和嫦娥大道交汇处,占地面积约50000㎡,总投资达4600万元,于2018年8月31日动工。开放后,将成为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然而,两年前这里则是全然不同的场景。家住附近市民余佐村告诉笔者:“过去,这里河道淤积、杂草丛生、气味刺鼻,周边群众叫苦连天,听说市里启动了环境治理工程,即将改造成湿地公园,老百姓打心底里开心,都盼着快点建好!”

龙潭河湿地公园。  摄影:袁喆

科技助力 树立水务项目标杆

龙潭河湿地公园工期紧、任务重、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单位也曾倍感压力。在两年多的工期中,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公司咸宁淦河项目部运用多项“黑科技”,攻坚施工难题。

淦河沿线截污管道施工中,周边地形复杂,操作空间受限,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其中,杨下河下游箱涵清淤工程局部危险性较大,人工无法清理。项目部自主研发了清淤小船,实现了“无人船”来实施清淤作业,避免了安全风险。

在黑臭水塘生态修复中,项目部运用人工引导复建水体生态系统,通过氧化的方式,分解底泥沉积物,解除水底沉积毒素,调节水体透明度,并抑制藻类爆发,构建水下森林,促进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

此外,龙潭湿地公园的设计施工中,还运用了自主研发的硫协同自主反硝化雨水花园,复合型人工湿地技术,可以缓解传统生物滞留设施处理降雨径流时的多种问题。

“这些技术,将为我们建设单位探索水体治理类的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施工单位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公司咸宁淦河项目经理程早平说。

龙潭河湿地公园。  摄影:罗超群

综合整治 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龙潭河湿地公园是淦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EPC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淦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EPC项目,由中建三局作为总承办方,主要是对淦河流经主城区段流域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总投资6.8亿元,于2018年1月1日启动实施。

建设范围包括三大类: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防洪排涝工程、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等,共有65个建设子项目。

“所有子项目的目标,都是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切实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为公园城市建设助力。”项目经理程早平说,“龙潭湿地公园,将成为咸宁公园城市的一个标志工程。”

据了解,项目自开工以来,多次获得业内表彰及业主好评,并为咸宁市评上2018年全国首批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孙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