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生活垃圾分类快来武汉了!您得改一改这些习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3日07:13 来源: 长江日报

明年,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要求达到85%。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在武汉生活的人要开始接触垃圾分类了。面对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垃圾分类”,长江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居民家中、地铁车站、商场、高校以及马路边,发现武汉人不少扔垃圾的习惯需要开始慢慢改变。

餐桌扔垃圾有讲究

别再用废纸装鱼骨头了

21日傍晚6时,家住日月星城小区的李阿姨一家吃晚饭。将饭菜端上桌子后,李阿姨像平时一样拿出几个用废广告纸折成的纸盒,放在桌子上。“这些纸盒是用来吐鱼刺和鸡骨头的,不会弄脏桌子,也算是废物利用吧。”李阿姨笑着说。

据了解,日月星城小区还没有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居民平时扔垃圾都是混投。在还没有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像李阿姨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多家庭都有。

长江日报记者向李阿姨介绍,鱼刺、鸡骨头属于厨余垃圾,被污染的纸张属于其他垃圾,没有被污染的广告纸属于可回收物。以后如果小区开始垃圾分类了,这些垃圾要分开投放的。“原来是这样啊。我们以后可得注意了,在源头就把垃圾分类,有些习惯要改掉。”李阿姨说。

地铁车站垃圾箱可分类投放

扔垃圾时多看一眼

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武汉地铁车站的垃圾箱都是可分类投放的,每个垃圾箱都是“一分为二”,左边装可回收物,右边装其他垃圾,标识、颜色都是按照《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来设置的。但是,很少有乘客按这种分类投放垃圾。

22日早上7时,在地铁7号线湖北大学站B出入口,乘手扶电梯下来就有一个垃圾箱,有些乘客匆匆把一次性餐盒随手扔进垃圾箱。记者看到,一年轻女乘客吃完包子,将装过包子的塑料袋扔进了“可回收物”垃圾箱,而装过包子的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在其他一些地铁车站,有些乘客则把属于可回收物的空矿泉水瓶扔进了“其他垃圾”垃圾箱。

商场的情况和地铁车站类似。部分商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市民在投放时还没有形成习惯。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扔错都是无意识的,但他们均表示“现在开始关注垃圾分类了”。“习惯从现在开始养成,到明年肯定可以分好类。”不少市民这样说。

据悉,对于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投放、清运,《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都有明确规定,目前在逐步完善中。有专家建议,未来全市实施垃圾分类后,马路上应少设果皮箱;对于在公共场所收集的垃圾,要建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对于分好类的垃圾,一定要分类运输。当垃圾分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在有条件的商业街设置专门的可回收箱,分别投放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

高校外卖垃圾多

学生们建议宿舍楼分类投放

据调查,外卖餐盒、快递纸盒、废弃纸张和塑料瓶是高校校园里“高频”出现的垃圾。目前,武汉多数高校学生宿舍楼下的大垃圾桶中,普遍是外卖餐盒混合着废弃纸张,还有一些快递纸盒。一高校大二女生龚明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一直比较关注垃圾分类。“我希望学校能举办一些讲座,让同学们有垃圾分类意识,对垃圾分类有详细了解。在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肯定要用一些强制性手段,比如采取寝室长检查、学生会抽查的方式,让大家都遵守垃圾分类规定”。

学生杨梦麟则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我们平时产生最多的是厨余垃圾。由于厨余垃圾在夏天很容易吸引蚊虫、产生异味,每层楼设置一个垃圾桶不太现实。我建议在每栋宿舍楼门口设置两个厨余垃圾桶,派专人及时回收。每两层楼中可以放一个‘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桶,每栋楼放一个‘有害垃圾’桶,派人定时回收。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也可以让管理者和处理垃圾的人更加简单、便捷。”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见习记者范佳昕实习生田村童王宇婧通讯员金辉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